“羌戈大战”与“羌人”和“戈人”的关系
"Qiang-Ge Wa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iang people" and "Ge people"
作者:彭述贤;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3,(01):-155-16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羌戈大战;羌人;戈人;争斗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我国岷江上游羌族中一直通过传唱而保存着历史传说"羌戈大战",此传说是岷江上游羌族的重要历史记忆。通过辑录和整理不同版本的"羌戈大战"传说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包括古羌人的迁徙、羌戈各自的民族特点、羌戈间的相互交流、羌戈大战的具体情况、大战后戈人的去向等诸面相,从而大致勾划出古时羌戈关系发展变化的脉络。
参考文献
①蒙默:《试论汉代西南民族中的“夷”与“羌”》,《历史研究》1985年第1期。
②邹立波:《“羌戈大战”与岷江上游古羌人的族群认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版)2007年第5期。
③徐学书、喇明英:《羌族族源及其文化多样性成因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版)2009年第12期。
①李冀祖:《羌戈大战的传说》,见郑文泽:《羌族民间故事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1页。
②李明:《嘎〈羌戈大战〉》,北川县政协文史委、北川县民宗委:《羌族民间长诗选》,1994年,第18页。
③茂汶羌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茂汶羌族自治县概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1页。
④热兹,羌语地名,在今松潘境内。罗世泽、时逢春:《木姐珠与斗安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95页。
⑤以上所引分别见于理县文化馆:《理县羌族藏族民间故事集.尕尔都》,理县文化馆印行,1983年,第20页;耿静译:《羌族的习俗与宗教》,见李绍明、周蜀蓉:《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28页;李冀祖:《羌戈大战的传说》;马长寿:《氐与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8-149页;四川省调查组:《羌族社会历史调查》,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80页;胡鉴民:《羌民的经济活动形式》,《民族学研究集刊》,第4辑,1944年。
⑥四川省调查组:《羌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80页。
⑦嘎人、嘎而补、戈基人、噶人、尕人、葛人皆是戈人的不同音译。李明:《羌族民间长诗选》,第18页。
⑧该类所引分别见马长寿:《氐与羌》,第150页;王文萱:《四川西部羌之信仰》,《旅行杂志》1944年第18卷第1期;马长寿:《氐与羌》,第150页;汪宁生:《西南访古卅五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罗世泽、时逢春整理:《木姐珠与斗安珠》,第95-124页。
⑨该类所引分别见李冀祖:《羌戈大战的传说》,见《羌族民间故事集》,第31页;茂汶羌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茂汶羌族自治县概况》,第11页;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羌族调查资料》,西南民族学院内部资料,第169页;胡鉴民:《羌族之信仰与习为》,见李绍明、程贤敏:《西南民族研究文选》,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本段所引分别见罗世泽、时逢春:《木姐珠与斗安珠》,第95-124页;四川阿坝州文化局:《羌族民间故事集.尕尔都》,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8页;西南民院民族研究所:《羌族调查资料》,第169页;李冀祖:《羌戈大战的传说》;四川省调查组:《羌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80页。
该类所引分别见马长寿:《氐与羌》,第148-149页;王文萱:《四川西部羌之信仰》;四川省调查组:《羌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80页。
①该类所引分别见吕大吉、何耀华:《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羌族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66页;吕朝阳:《羌民生活一瞥》,《风土杂志》1943年第1卷第2、3合期;马长寿:《氐与羌》,第150页;四川阿坝州文化局:《羌族民间故事集.尕尔都》,第18页。
②本段所引分别见马长寿:《氐与羌》,第148-149页;胡鉴民:《羌民的经济活动形式》;吕大吉、何耀华总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羌族卷》,第466页;吕朝阳:《羌民生活一瞥》。
③本段所引分别见马长寿:《氐与羌》,第148-149页;王文萱:《四川西部羌之信仰》;四川阿坝州文化局:《羌族民间故事集.尕尔都》,第18页;理县文化馆:《理县羌族藏族民间故事集.尕尔都》,第20页;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羌族调查资料》,第169页;四川省调查组:《羌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80页。
①本段所引分别见马长寿:《氐与羌》,第148-149页;王文萱:《四川西部羌之信仰》;王文蒙、葛维汉、白雪娇:《川西调查记》,见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编委会:《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民俗文献》第12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0页;林忠亮:《试析羌族的古老神话》,《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耿静译:《羌族的习俗与宗教》,见《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第28页;李冀祖:《羌戈大战的传说》,见《羌族民间故事集》,第31页;罗世泽、时逢春:《木姐珠与斗安珠》,第100-102页。
②本段所引分别见罗世泽、时逢春:《木姐珠与斗安珠》,第106、109-115页;马长寿:《氐与羌》,第150页;林忠亮:《试析羌族的古老神话》;李冀祖:《羌戈大战的传说》,郑文泽:《羌族民间故事集》,第31页;李明:《嘎〈羌戈大战〉》;李明:《必格纽〈羌戈大战〉》,北川县政协文史委、北川县民宗委编:《羌族民间长诗选》。
③王文萱:《四川西部羌之信仰》。
①徐学书:《试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源流》,《四川文物》1987年第2期。
②格勒:《古代藏族同化、融合西山诸羌与嘉绒藏族的形成》,《西藏研究》1988年第2期。
③陈宗祥:《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族属初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④罗世泽、时逢春:《木姐珠与斗安珠》,第116页。
⑤马长寿:《氐与羌》,第150页;王文萱:《四川西部羌之信仰》。
⑥王文蒙、葛维汉、白雪娇:《川西调查记》,见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编委会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民俗文献》第12卷,第170页。
⑦理县文化馆编:《理县羌族藏族民间故事集.尕尔都》,第21页。
⑧毅夫:《宁属的政治指导区》,《康导月刊》第二卷6期,1940年2月,第22页。
①邱树钤:《九龙全境视察记》(续),《康导月刊》第二卷6期,1940年2月,第26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