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证据与科学——对鉴定证据之反思
Authentication of Evidence and Science
作者:黄维智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5,(01):-120-12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鉴定证据;客观性;科学性;反思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现代诉讼制度对科学知识的运用无疑会有助于发现事实与解决纠纷,但是,用之不当反而降低或干扰发现事实真相的能力。科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鉴定证据客观性的必要条件,而科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对科学知识加以过滤。我国目前缺乏对在鉴定证据中运用的科学进行确认和过滤的机制,从而严重损害了鉴定证据的客观性,并降低了鉴定证据的效能,应及时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日〕上野正吉,等.刑事鉴定的理论和实践[M].群众出版社,1986,(4).
[2]〔英〕保罗·罗伯茨.科学、专家和刑事司法[A].麦高伟.英国刑事司法程序[M].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
[3]多伯特案,509U.S.〔美〕肯尼斯·R·福斯特.对科学证据的认实科学知识等联邦法院[M].王增森泽.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BarryScheck,PeterNeufeld,JimDwyer:ActualInnocence[M].DoubledayPress,2000,165.
[5]霍华德·科尔曼,等.DNA技术在案件中的应用[J].北京物证技术研究中心,1999.89.
[6]〔美〕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M].何家弘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367—368.
[7]〔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51—52.
[8]R·惠特莱.科学体制和分层[J].科学社会学杂志,1982,(6).
[9]葛百川,等.第二界国际刑警组织DNA用户大会概述;李晓斌,等.从行业规范谈DNA数据库的建设发展[J].刑事技术,2002,(2).
[10]亨利·H·鲍尔.科学作品及科学方法的神秘之处[M].伊立诺伊大学出版社,1994.53.
人类第一次把毛发作为证据是1861年在柏林的法院,20年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一件刑事审判中一名专家出庭作证,通过他的实验证实从犯罪现场发现的毛发与嫌疑人的毛发吻合。1882年,威斯康辛州高级法院复审此案时,警告道“这些证据具有最危险的性质”和容易导致错误定罪。在显微镜下,每根毛发的轴大约2英寸宽。通过观察,检测者可以根据人种将头发按三种类型分辨出来:白种人类型、黄种人类型和黑种人类型,根据来源于身体的不同部位分为体毛、阴毛、头发。在理论上,对犯罪现场的毛发进行比对开始是困难的———“不知道地”与“知道地”从受害人和嫌疑犯拔下的毛发样本。如果两种毛发的特征相同,检测者就会说他们“看起来像”或是“一致的”或“相同的”。很容易判断这种方法的弱点。例如,同一脑袋上拔下的毛发就可能不一样。参见BarryScheck,PeterNeufeld,JimDwyer;ActualInnocence,DoubledayPress,2000,165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