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熙与乔姆斯基语法思想比较——中国语言学流派问题管窥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Grammar by Chomsky and Li Jinxi——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Schools of Thought in China
作者:王茜;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3,(01):-80-85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乔姆斯基;黎锦熙;语法思想;语言哲学;语言学流派
Key words: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西部与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关于中国特色语言学学派建设问题的研究”(10XJA740003)
中文摘要
黎锦熙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思想在某些方面相近,但在对语言学的影响和是否导致学派形成等方面却反差很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与解释力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显示,"黎派语法"未能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哲学反思、在方法上重教学轻理论以及由于对教学的高度适应性而鲜有质疑者与后续研究。基于此例的比较显示,理论反思在学派形成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恰恰是我们的弱项。
参考文献
①刘利民:《构式的逻辑反思与汉语研究的本位问题——从构建中国特色语言学理论体系的角度看》,《四川大学》(哲社版)2012年第5期。
②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3页。
①吕叔湘、王海棻编:《〈马氏文通〉读本》,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45页。
②孙风华:《也谈〈马氏文通〉的“字无定类”》,《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1期。
③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8页。
④N.Chomsky,On Nature and Language,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4,pp.64-74.
⑤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第18、9页。
⑥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42页。
⑦姚小平:《笛卡尔,乔姆斯基,福柯———〈普遍唯理语法〉校后》,《外国语》2001年第3期。
①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选集》,第10页。
②韩景泉:《乔姆斯基的形式主义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
③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第1页。
④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第1-2页。
⑤肖娅曼:《纯粹任意性原则与纯粹的价值系统———纪念〈普通语言学教程〉发表90周年》,《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
①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第43页。前述关于黎氏图解规范、副夺主位的说法,分见该书第32、45页。
②冯志伟:《语言与数学》(修订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
③刁晏斌:《评价黎锦熙语法思想的几个重要原则》,《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④钱冠连:《以学派意识看汉语研究》,《汉语学报》2004年第2期。
①钱冠连:《以学派意识看汉语研究》,《汉语学报》2004年第2期。
②钱冠连:《以学派意识看外语研究———学派问题上的心理障碍》,《中国外语》2007年第1期;刘利民:《“是”与“真”的哲学追问与语言学流派问题》,《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5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