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Credit of Enterprises:a New Approach
作者:朱方明,邢振东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5,(01):-27-3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信用关系;企业参与者;制度变迁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经济学中,信用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即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关系。这种狭义的理解将信用物化,并使其游离于企业基本问题之外。我们理解的信用是一种广义的信用关系,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基于经济利益的相互信任与授信机制。从企业产生的前提条件、企业参与者的行为逻辑及企业的基本关系等方面看,信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制度的变迁史实际也是企业信用的发展史。
参考文献
[1]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0.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58,359.
[3]路易斯·普特曼,等.企业的经济性质[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66.
[4]杰克·J·佛罗门.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21.
[6]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1.40,42,45.
[7]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69.
[8]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06.
[9]W.鲍顿.十八世纪英国工业社会[M].转引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99.
[10]马克斯·维贝尔.世界经济通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144,149.
[11]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