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式公共交通兴起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
On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the Growth of Modern Chinese Cities
作者:鲍成志;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9,(02):-129-135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近代中国;公共交通;城市发展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中国的新式公共交通肇始于19世纪晚期,它是中国城市近代转型发展的产物。新式公共交通在中国兴起以后,不断嬗递变更,成为推动城市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衡量城市兴衰发展的重要尺度。
参考文献
[1]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K].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9.
[2]邹依.旧上海人口变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5.
[3]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40.
[4]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275.
[5]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23.
[6]上海公用事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公用事业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280.
[7]刘海岩.电车、公共交通与近代天津城市发展[J].史林,2006,(3).
[8]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9]江苏省徐州市交通局编史办公室.徐州交通志(未刊稿)[Z].徐州史志办档案室.
[10]杨吉甫.成都市市政年鉴.交通[Z].铅印本,1929.
[11]王清彬.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M].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613.
[12]罗兹.墨非.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65.
[13]隗瀛涛,主编.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315、349.
[14]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09.
[15]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68、338.
[16]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7-331.
[17]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2):上册[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7-11.
[18]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286-528.
[19](民国)新汉口[J].2:6.
[20]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上海市街道和公路营业客运史料汇集(5)[G].上海档案馆藏,261、228.
[21]丁日初.试谈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中心的条件[N].解放日报,1998-06-22.
[22]公共汽车今日正式开车[N].武汉镜报,1929-02-10.
[23]公共汽车自旧历元旦开后,大有供不应求之势[N].武汉镜报,1929-02-18.
[24](民国)新汉口[J].1:7.
[25]公共汽车管理处长报告[R].武汉市政公报,1929-03.
[26]北京市公路交通史编委会,编.北京交通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85.
[27]上海市年鉴(1936)(下)[M].22、23.
[28]湖北公路史志编审委员会.湖北公路运输史(1)[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70、71.
[29]新新新闻[N].1949-05-07.
[3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铜山县人力车夫职业工会档(1935-04)[Z].
[31]吴蔼宸.天津电车电灯公司问题[Z].华北国际五大问题,1929:33.
[32]罗苏文,宋钻友.上海通史(9)[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4.
[33]汉口特别市市政统计年刊(民国十八年度)[Z].411、32.
[34]嘉定县续志.风土志.风俗[M].铅印本,1930:344.
[35]甘作霖.上海三电车公司之组织[J].东方杂志,12:1,1915-01.
[36]华商公利公司开行圆路汽车启示[N].申报,1922-08-14.
[37]巡警局白话告示[N].大公报,1906-02-21.
[38]对于公共汽车的几点感觉[N].武汉镜报,1929-02-27.
[39]莎蒂.天津交响乐[N].大公报,1933-04-22.
[40]四川公路局.四川公路月刊(1936)[J].14-19.
[41]沙公超.中国各埠电车交通概况[J].东方杂志,23:14,1926-07-2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