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三情:《论语》中“学”的情感体验探析
On the Taste of Feeling with "Learning" i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作者:曾海军;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9,(02):-25-31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论语》;“学”;“悦”;“恐”;“忧”;情感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与"学而时习之"所表达的"悦"体验相关联,《论语》文本中的"学"作为经典世界中的叙事,其实涉及多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文本中的"学"与"悦"、"学"与"恐"以及"学"与"忧"等三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共同呈现出"学"这一经典叙事在《论语》文本中更为丰富的情感景象。
参考文献
[1]有学者认为,皇侃解“学”为“觉”是从教的立场上立说,朱熹解为“效”则是从“学”的立场着眼。参见程二行《“学而”章义探微》,载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程树德.论语集释[Z].北京:中华书局,1990.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Z].北京:中华书局,1983.
[3]皇侃.论语集解义疏[Z]∥新编诸子集成(第1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张祥龙.境域中的“无限”[J].江苏社会科学,1999,(6).
[5]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6]钱穆.论语新解[M].成都:巴蜀书社,1985.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三联书店,2001.
[9]王岳川.儒家经典重释的当代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0).
[10]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J].中国社会科学,2005,(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