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政府建筑供给——公共管理的话语分析
On the Provision of Government Buildings:Discourse Analys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作者:王勇;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9,(03):-113-11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政府建筑;效率;公平;民主;参与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政府建筑是一项间接消费型公共物品,亦是政府形象的重要体现,因而在公共管理语境中,其供给和设计必须既能够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引入民营化模式以及革新官员非理性心理等途径体现出效率的诉求,同时更应在地理布局、建筑风格与审美情趣等方面努力嵌入一度为传统公共行政和政府建筑所弃绝的公平、民主和参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句华.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理论、方式和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28.
[2]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37.
[3]詹姆斯.W.费斯勒,唐纳德.F.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53.
[4]王勇.公共行政学定量方法运势析论———后工业社会的维度[J].四川大学学报,2008,(2).
[5]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1.
[6]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5.
[7]胡伯利.关于建筑美学浅论[J].今日科苑,2006,(16).
[8]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