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与禅宗预言偈——从《水浒传》中的预言偈说起
Hua Ben and the Predictive Poetry of Zen:From the Predictive Poetry in The Story by the Water Margin
作者:项裕荣;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9,(03):-46-51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话本小说;宋元话本;禅宗;预言偈;水浒传;说参请
Key words: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禅宗与话本小说”(06-Q8-9)
中文摘要
宋元时代的话本小说中存有数量不少的禅宗预言偈,它们既是佛教文化的产物,也是贯穿小说叙事的神秘纽带。这种预言偈在《五灯会元》等禅宗语录及《宋高僧传》等僧人传记中均有纪录。禅宗在宋元时代的盛行,使得预言偈以种种途径影响并进入到宋元时期的说话艺术之中,"说参请"是二者之间的媒介之一,而禅宗预言偈与古代小说的结缘,肇端于唐宋文言小说,唐代的敦煌变文以及南宋文言小说集《夷坚志》等书中皆有轨迹可寻。
参考文献
[1]徐朔方.《五灯会元》中的小说资料零札[M]∥小说考信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52.
[2]容与堂本水浒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平妖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2.
[4]赞宁.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钱易.南部新书[M].中华书局,1958:79.
[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1189.
[7]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158.
[8]李,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988.
[9]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9.
[10]项楚.敦煌变文选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783.
[11]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98.
[12]洪迈.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干宝.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39.
[14]项裕荣.话本小说与禅宗下火文[J].浙江学刊,2008,(4).
①《五灯会元》中,慧能言道:“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慧明言下大悟,又追问密旨,六祖乃言:“我今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却在汝边。”可谓苦口婆心,反复开导。
①相关考证可参看汪绍楹先生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中的此条校注,程毅中先生为《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所撰《搜神秘览》条,李剑国先生为《新辑搜神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所写的《前言》。
①这种判断受限于闻见,有武断之嫌。清人袁枚《子不语》卷一《南山顽石》中有一则预言:“死在广西,中在汤溪”。其中虽亦含有两个地名,却与“遇某而何”的句式相距甚远。可见禅宗语录之影响实在是日益稀薄了。见《子不语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