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转型与中国教会的调适——基于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部后期经历的分析
Political Reformation and the Adjustment of China's Church:Analyses on the Late Experiences of the Border Service Department of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作者:杨天宏;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9,(03):-19-3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政制转型;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部;调适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2EZJ001)
中文摘要
1950年前后,中国经历着政制及社会的重大转型,中国基督教会为适应这一变化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在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宣布冻结一切财产的背景下,酝酿已久的"三自革新"运动得到实际推进。这一过程伴随着教会人士对"新社会"的学习认识和艰巨的"自我改造",政府亦指导并参与了对教会的改造。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因认识及时代局限而产生的教训。
参考文献
[1]叶小文.中国宗教的百年回顾与前瞻[J].中国宗教,2001,(2).
[2]总部的慰问信[J].边疆服务,复刊号,1950,(3).
[3]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180-182.
[4]田景福.田景福三自文选[M].陕西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山西省基督教协会,1990:84.
[5]吴耀宗.展开基督教革新运动的旗帜[J].天风,(233-234).1950-09-30.
[6]江长川.中国基督教会的革新刍议[J].协进月刊,(8):10.1950-06.
[7]毛泽东.对吴耀宗等的中国基督教会三自宣言的批语(1950-07-19)[M]∥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内部发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438.
[8]毛泽东.关于中国基督教会三自宣言签名运动的批语(1950-09-08)[M]∥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497.
[9]毛泽东.关于广播吴耀宗的文章给胡乔木的信(1950-10-21)[M]∥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581.
[10]十四届协进会年会消息[J].天风,(10):80.1950-11-04.
[11]姚民权,罗伟虹.中国基督教简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276-279.
[12]边疆服务部同工对三自运动的反应[J].公报,(23):1.1951-01-01.
[13]刘吉西,等.四川基督教[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4]编者.各尽所能[J].边疆服务,复刊,(2).1950-05.
[15]西昌宗教界时事座谈会[J].天风,(11):22.1951-06-09.
[16]吴耀宗.中国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两周年[J].协进月刊,1952-10.
[17]沙百里.中国基督徒史[M].耿升,郑德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13.
[18]本部近况.四川大会重视边疆布道[J].边疆服务,复刊号,1950-03.
[19]王贯三.川西区一九五2年工作计划[J].边疆服务,复刊,(2).1950-05.
[20]西康区三一新村服务处工作简报[J].边疆服务,复刊,(2).1950-05.
[21]苏联宪章上宗教信仰自由的修正及其背景[J].协进月刊,(8):8.1950-04.
①近年来涉及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宗教及统战政策的文论很多,属于研究或纪实性质者主要包括:罗虹伟:《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典范———学习周恩来〈关于基督教问题的四次谈话〉》,《当代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冯今源:《试论周恩来的宗教观》,《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1期;许世文:《新中国宗教工作的奠基人———周恩来》,《宗教》季刊1998年第3-4期;段祺:《当代中国基督教概况及所面临的问题》,《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莫法有:《基督教的中国化:历史和现实》,《复旦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郭峰:《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思考》,《天风》2001年第9期;曹圣洁:《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缘起》,《中国宗教》2004年第1期;《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50年的成就与启示》,《中国宗教》2000年第5期;刘建:《浅论基督教在华传播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当代宗教研究》1998年第3期;张玉鹏:《解放初期广州基督教会的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大学专门史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毛泽东与吴耀宗》,《中国宗教》2000年第1期。等等。我本人于2002年就此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课题批准号:02EZJ001),已经完成结题。已经发表的论文有:《战争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基督教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基督教与中国边疆研究的复兴》,《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何慈洪笔记:《吴耀宗先生讲“基督教与新时代”》、《崔宪祥先生讲“基督教与新时代”》、《涂羽卿先生讲“基督教与新时代”》,《真理与生命》第15卷第1期,1950年2月。从演讲内容上看,吴耀宗的思想主张与共产党最为一致,崔宪祥和涂羽卿尽管在行动上力图与共产党的宗教政策保持协调,认识上却有所保留。同期基督徒和教会组织大量公开的表态中,还有一些很有个性的言论。张仕章主张教会对政治保持“中立”,希望教会与政党能各行其是,反对将教会变成“政府或政党的工具”的言论堪称典型。张仕章曾表示:“我主张宗教应当站在独立、自由、平等的地位去和任何前进民主的、福国利民的政党发生友好的关系,以完成二者分工合作的任务。所以我不赞成宗教去勾结政党,而使自身变为国家的宗教;我也反对政党去压迫宗教,而使它成为政府的工具。我确信耶稣主义的宗教是一种普遍的世界的宗教,也是一种前进的革命的宗教。……我最后判断宗教是不能消灭的;因为宗教就是人生。如果宗教和人生打成了一片,那么它的名义和形式也许会完全消灭;但是它的本质和精神还是永存不朽,无法消灭的。”(张仕章:《我对于宗教的信仰和态度》,《协进月刊》第8卷第10期,1950年6月。)
①《救世军总指挥卢雅哲致各地救世军军官通函》,转引自段琦等著《基督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98-99页。涉及这一问题的分析亦参考段教授同一著作。
②吴耀宗:《中国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两周年》,《协进月刊》1952年10月号。如果按照毕范宇1949年主持调查时得出的中国18个宗派教友人数为79万的统计,签名教徒也达到了全部教徒数的42.9%。参见邢福增:《20世纪中国内地基督教的区域分布》,载陈建明、刘家峰主编《中国基督教区域史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9-12页。
③例如,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三自筹委会”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基督教会及团体努力捐献以“基督教三自革新号”命名的战斗机(为购买以“基督教三自革新号”命名的战斗机,全国教徒付出了总数达2708639552元的捐款,超过原认捐数15亿元的80.57%);同样是由于该筹委会的号召,“许多教堂都在礼拜堂里悬挂国旗”;也同样是由于该筹委会的组织和号召,中国教会人士参与了在全国范围开展的旨在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进行侵略”,以“纯洁教会”的“控诉运动”(详后),等等。同上引吴耀宗文。
①四川省档案馆:崔德润填写《国际性救济福利团体调查提纲》(1950-07-29),全宗号50,案卷号435。
②四川省档案馆藏宗教事务处:崔德润填写《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表》(1951-03),全宗号建川50,案卷号435。
③凉山州档案局:《边疆服务部西康区各单位爱国公约》(1951-10-20),《中共西昌地委统战部:西昌基督教青年团契的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记录》,全宗号14,目录号5,案卷号300。
④四川省档案馆:《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表(续)》,全宗号建川50,案卷号435。
⑤汶川县档案馆:《边疆服务部1951年度告全体同工书》,《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川西区195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告全体同工书和自动断绝一切外国津贴、田家半月刊再次创刊的决定》,全宗号84,目录号1,案卷号66。
⑥四川省档案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1951年第一次半年书面报告》,全宗号41,案卷号3010。
⑦凉山州档案局:《伪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西康区移交清册及有关文书》(1949-5—1954-11-17),《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西康区部呈》(文昌字一九六号),全宗号14,目录号5,案卷号32。
①“发刊词”除要求边部员工努力学习,以便在政治立场上与人民政府保持一致外,对教育、卫生及生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至于宗教工作,则以“不合时宜”为由,基本未提。稍后刊出的《川西区一九四九年工作报告》也只字未言宗教工作,显然是有所顾虑。
②凉山州档案局:《边疆服务部西康服务区一九五一年下半年合作检讨会传达报告及学习文件》,《西昌基督教青年团契的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记录》(三),全宗号14,目录号5,案卷号300。
③四川省档案馆:《边疆服务部总部会议记录.1951年工作简报》,全宗号建川50,案卷号436。
①四川省档案馆:《西康服务区王伯勋主任报告》,全宗号建川50,案卷号436。
②汶川县档案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川西区1950—1951年度第一、二届干部会议记录》,全宗号84,目录号1,案卷号65。
③凉山州档案局:《边疆服务部西康区各单位爱国公约》(1951-10-20),《西昌基督教青年团契的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记录》,全宗号14,目录号5,案卷号300。
④这18位教会领袖是:崔宪祥(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总干事)、邵镜三(南京中华基督会总干事)、沈德溶(《天风周刊》主编)、施中一(江浙基督教乡村服务联合会干事)、施如璋(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学生部主任)、江长川(卫理公会华北年议会会督)、李牧群(重庆中华路德会牧师)、王重生(青岛基督教联合会书记)、王志堃(天津)、谢颂三(中华监理公会)、钮志芳(杭州基督教协进会副会长)、陈见真(中华圣公会主教院主席主教)、胡翼云(广东基督教协进会总干事)、胡祖荫(广学会义务总干事)、王梓仲(华北公理会布道牧师)、陈崇桂(重庆神学院院长)、江文汉(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副总干事)、乔维熊(天津基督教革新推进委员会)。
①汶川县档案馆:《张伯怀致王贯三函》,《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川西区1950-1951年崔德润等同志写给王贯三主任的信》,全宗号84,目录号1,案卷号69。
②凉山州档案局:《对于边疆服务部的控诉》,《西昌基督教青年团契的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记录(五)》,全宗号14,目录号5,案卷号300。
①四川省档案馆:统战部抄、西昌专员公署公安处存《中华基督教边疆服务部西康区部概况》(1953-04-23抄),全宗号建川50,案卷号440。调查首先指出:“以前边疆服务部曾由孔祥熙任主任委员(初为名誉会长),并请国民党反动派官僚张群、蒋廷黻、杭立武等任过委员和顾问。”在强调了边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组织人事联系之后,又指出西康区主要人员在政治上“反动”或“站错队”的经历。如西康区主任王伯勋被调查出“曾到江西庐山受过训(内情不详),并集体参加入国民党”的经历及其与“军统特务”丁珍亭的联系;边部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吴景被调查出“曾任国民党书记及调沈阳工业党部书记”的特殊身份;边部宗教干事徐植庭被调查出“在反战时被划为恶霸”,与“外籍牧师麦卓立(英)、乔普济(英)关系很好”,与“河西匪首赵明安有勾结”;三一农场场长李士达被调查出“在反动派统治时期,倚任服务部长势力,欺压当地人民”。对于“现任执事委员会各委员情况”,公安处也展开了详尽调查。
②四川省档案馆:《西康服务区王伯勋主任报告》、《崔德润主任报告总部工作情形》,均见《1951年工作简报》,全宗号建川50,案卷号436。
③西昌市档案馆档案:《西昌西宁区六合乡教会工作总结报告》(中共西昌地委会批转,1954-06-10),《中共西康省委西昌地委关于宗教、民族工作的意见报告总结》,全宗号11,目录号1,案卷号48。
①1950年第一期的《天风》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基督教团体今后推进事工,应当侧重三方面:劳工、农村和边疆。基督教团体过去所推进的事业,大部分集中在都市,就是在都市里的工作,也没有能够切实的深入基层。”在所设定的三个工作侧重点上,边疆条件最为恶劣,虽经边部10余年的努力,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因而站在基督教的立场,边疆服务仍大有可为(卢广绵:《改造与新生》,《天风》第9卷第1期,1950-01-14)。
②西昌市档案馆:《西昌西宁区六合乡教会工作总结报告》(中共西昌地委会批转,1954-06-10)。
③凉山州档案局:《边疆服务部西康区三十五年会议记录及总部来信登记》(1943-1948),《第四次会议纪录》(1950-01-28晚6时),全宗号317,案卷号35。
④四川省档案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总部会议记录》(1952-11-26),全宗号建川50,案卷号436;汶川县档案馆:《刘龄九致王贯三》(1950-11-05),《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川西区1950-1951年崔德润等同志写给王贯三主任的信》,全宗号84,目录号1,案卷号69。
⑤汶川县档案馆:《刘龄九致王贯三(1950-11-05)》。
①汶川县档案馆:《赵培致王贯三(1950-10-14)》,《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川西区1950-1951年崔德润等同志写给王贯三主任的信》,全宗号84,目录号1,案卷号69。
②四川省档案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1951年第一次半年书面报告》,全宗号41,案卷号3010。
③汶川县档案馆:《崔德润致王贯三(1950-12-19)》,《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川西区1950-1951年崔德润等同志写给王贯三主任的信》,全宗号84,目录号1,案卷号69。
④汶川县档案馆:《刘龄九致王贯三(1950-10-18)》,《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川西区1950-1951年崔德润等同志写给王贯三主任的信》,全宗号84,目录号1,案卷号69。
①四川省档案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1952年度第一次书面报告》,《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部1951至1953年工作报告及申请结束报告》,全宗号建川50,案卷号436。此后,边部每半年给政府呈交一份书面报告,汇报活动情况及人事调整。边部1952年下半年的一份报告称:“边部在现有两服务区工作渐能自养,在全国大建设的急流中,我同工学习机会较少,进步较慢,不能适应全国大建设的需要,所以希望今年内政府能将我部现有的工作全部接办。”四川省档案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1952年度第二次半年书面报告》,全宗号建川50,案卷号436。
②四川省档案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补充报告》,全宗号建川50,案卷号436。
③凉山州档案局藏中共西昌地委宣传部:《伪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西康区移交清册及有关文书(1949.5,1954.11、12)》,全宗号14,目录号5,案卷号32。
④四川省档案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办理结束报告书》,《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部1951至1953年工作报告及申请结束报告》,全宗号建川50,案卷号436。
①根据总会指示,边部通知服务区负责人与当地人民政府接洽,请求政府接办。川西区的申请函反映了边部同工对将教会所办社会事业移交政府的认识,原函如下:“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全体同工早经同意把我们的工作、人事和所有一切,全部交给政府管理和领导。因同工们自感学习不够,在思想和业务上均为落后,我们都是新中国的人民,毛泽东的儿女,咋个我们就赶不上趟呢?因为有了这样的觉悟,就产生了一个共同的需要,就是把我们的一切交给政府,以期得到正确的领导,适应祖国的需要,完成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并使我们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逐步提高,争取站在革命的立场为群众服务。这个意见已经得到我们总部和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指示同意的。本部现有□□和人事另造清册随后附上。特此恳祁准予接收管理,统一领导,是为至荷。此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宗教事务处。”四川省档案馆:《川西服务区部五二年年终总结报告》,《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部川西区服务部登记表、报告》,全宗号建川50,案卷号43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