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因素”、美元汇率战略及其对华国际溢出效应分析
A Study on the US Factor,the US Exchange Rate Strategy and Its International Spillover Effects on China in the Post-Crisis Era
作者:龚秀国;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3,(02):-121-131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国际溢出效应;美国因素;美元汇率战略;超宽松货币政策;中国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美元汇率战略对我国影响研究”(11BGJ008)
中文摘要
美国政府以Paul Krugman教授反传统的"世界经济调节理论"为指导,持续通过巨额"量化宽松"政策推行美元战略性贬值,其最终目标就是维护美国在国际经济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提升国际重要资源价格以及诱发全球流动性泛滥等途径从战略上打压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以及其他美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对手。为此,中国应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加快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以及积极稳妥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参考文献
①卢锋、李远芳、刘鎏:《国际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因素——我国开放经济成长面临新问题》,《金融研究》2009年第10期。
②杨子晖、温雪莲:《价格国际传递链中的“中国因素”研究——基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统计研究》2010年第2期。
④吴宏、刘威:《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传递效应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数量与技术经济》2009年第6期。
⑤杨子晖、温雪莲:《价格国际传递链中的“中国因素”研究——基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统计研究》2010年第2期。
⑥转引自(德国)格拉尔德-布劳恩贝格尔:“美元的力量”,《法兰克福汇报》2011年7月30日。
⑦参见谭雅玲:《人民币汇率的当务之急在于改革的认知与突破——透过美元汇率策略与战略的借鉴与思考》,《武汉金融》2009年第2期;曾省存:《美国战略利益决定美元汇率的归宿》,中国农业银行研究部2009年9月7日。
①Robert Mundell,“A New Deal on Exchange Rates,”MITI Symposium Paper,Tokyo,January 1987.
②Marcel Fratzscher,“Exchange Rate Policy Strategies and Foreign Exchange Interventions in the Group of Three Economies,”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ublications,Chapter 11,2004.
③Paul Krugman,Currencies and Crises,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2.
①Kenneth Froot and Jeremy Stein,“Exchange Rate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n Imperfect Capital Markets Approac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6,No.4,Nov.1991.
②Paul Krugman and Maurice Obstfeld,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ory and Policy,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4,p.281,p.544,p.595.
④Paul Krugman,“Adjustment in the World Economy,”NBER Working Paper,No.2424,1987.
①Paul Krugman,“Adjustment in the World Economy,”NBER Working Paper,No.2424,198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