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丹解题科学观看燃素说到氧化说的演进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 from Phlogiston Theory to Oxidation Theory Based on Laudan's Interview for Solving Problems
作者:杨长福;杜红;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9,(06):-38-4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劳丹;解题模型研究传统;燃素说;氧化说;科学哲学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劳丹作为20世纪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提出了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科学进步的合理性模式和科学研究传统的理论,我们将其作为历史分析的工具,遵循着劳丹的路线考察了化学史上从燃素说到氧化说的演进过程,揭示了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相互统一的一面。
参考文献
[1]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41.
[2]L.劳丹.进步及其意义[M].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3]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姚海.世界近代中期科技史[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5]任定成.论氧化说和燃素说同处于一个传统之内[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9).
[6]Laudan,L.“A Progress—Solving Approach to Scientific Progress”in1.Hacking(d.)Scientific Revolutions[M].Oxford.1981.
[7]J.R.柏廷顿.化学简史[M].胡作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丁绪贤.化学史通考(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1:85.
[9]Betnard Jaffe.“Crucibles:The Story of Chenistry—From Ancient Alchemy to Nuclear Fission”.p.29.Dover Publications[M].lnc.New York.1976:28.
[10]T.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59.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
[1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3.
[13]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47.
[14]张传开,辛景亮.西方哲学通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38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