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迥与宋初文学
Chao Jiong and Literature in Early Song Dynasty
作者:李朝军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5,(03):-98-10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晁迥;白体诗;西昆体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晁迥是宋代文学世家晁氏家族的奠基人,早年写作白体诗,同时又追求一种“洪丽”、“雄富”的文学理想;他与杨亿是志同道合的僚友,其西昆体诗折射出他“修洁”的人格情操,是当时宫廷政治斗争的曲折反映。其漫长的文学活动经历了宋初主要的文学浪潮,基本上代表了宋初文学的健康发展方向,并且在某些方面超出了学界对宋初文学的一般认识;其诗文与时推移,递有嬗变,把他单纯地当作白体诗人或西昆派都显偏颇。
参考文献
[1]参见秦寰明《西昆体的盛衰与宋初诗风的演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曾枣庄《论〈西昆酬唱集〉的作家群》(《文学评论》,1993年第6期)、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5页)。
[2]比晁迥小三岁的王禹偁(954-1001)在《答晁礼丞书》中云:“某始识足下时,年未冠,身未婚。”(《小畜集》卷18)
[2]参张其凡《张咏年谱》,116-118页,载于《宋人年谱丛刊》第一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参《长编》卷三一淳化元年正月丙申条。
[1]《长编》卷一○四天圣四年十二月丁亥条引宋仁宗语。
[2]有的版本该诗题作钱惟演作,对此王仲荦先生根据内容和版本已辨明“此首是杨亿作无疑”,见其《西昆酬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69页。本文所录三首昆体诗皆引自此。
[1]见李裕民《全宋诗》补(上),《文史》第56辑,第207页,中华书局2001年版。该诗所系晁迥官衔为礼部尚书、集贤院学士,则作年在天圣元年至四年间(1023-1026),参《长编》卷104天圣四年十二月丁亥条。
[2]杨亿评唐彦谦学李商隐所得之处,见宋江少虞《事实类苑》卷34、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53。
[3]《宋史》卷277《何蒙传》载何蒙大中祥符四年后知袁州,《长编》卷77载其大中祥符五年在袁州任上。
[4]《全宋诗》对此诗只是作为断句收录,只有三联;根据其内容都关涉荆楚、用韵相同以及律诗的粘对规律,通过调整次序,此三联诗句完全可确定为残缺一联的七律诗。陈舍人,即陈从易,据吴廷燮《北宋经抚年表·南宋制抚年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2页,陈天圣元年知荆南。
[1]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五之七、僧文莹《玉壶野史》卷1。
[1]吕祖谦.宋文鉴[Z].北京:中华书局,1992.
[2]四库全书本.
[3]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王禹偁.小畜集[M].四部丛刊本.
[5]杨亿.武夷新集[M].四库全书本.
[6]晁迥.昭德新编[M].四库全书本.
[7]傅璇琮,等.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8]张咏.乖崖集[M].四库全书本.
[9]晁迥.法藏碎金录[M].四库全书本.
[10]王称.东都事略[M].四库全书本.
[11]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2]司马光.传家集[M].四库全书本.
[13]欧阳修.六一诗话[M].四库全书本.
[14]魏泰.临汉隐居诗话[M].四库全书本.
[15]晁说之.嵩山文集[M].四部丛刊本.
[16]僧文莹.玉壶野史[M].四库全书本.
[17]朱弁.风月堂诗话[M].四库全书本.
[18]曾枣庄,刘琳.全宋文[Z].成都:巴蜀书社,1994.
[19]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0]叶梦得.岩下放言[M].四库全书本.
[21]赵秉文.滏水集[M].四库全书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