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行政二分法”对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启示——兼论防治“一把手”腐败的新思路
Inspirations from the Western "Political-Administrative Dichotomy" to China's Civil Servants Management——With Some Reflections on New Measures to Prevent Corruption on the Part of Executive Chiefs
作者:史云贵;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3,(03):-26-3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政治-行政二分法”;公务员分类管理;预防腐败
Key words: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质量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1AZD086);;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创新追踪研究”(SC12E006)阶段性成果
中文摘要
西方国家在遵循"政治-行政二分"的基础上,普遍将公务员分为政务官与事务官两类,实行相对独立的分类任用、考核、监督与管理。此种分类方法一方面促进了国家政局稳定,另一方面对政治民主与行政效率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公务员分类管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尤其是中共十三大为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但无论是1993年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还是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都没有延续党的十三大关于公务员实行政务官、事(业)务官的"二官"分类精神。因此,我们要充分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探究"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精髓及其在西方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中的有效应用,结合我国的国情,重新思考我国公务员分类与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在我国行政系统内构建上、下级责权对等、彼此制约,实现政务性公务员民主决策与事务性公务员科学执行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①彭和平:《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①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中译本),《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②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③毕增福、罗月林:《国家公务员知识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207页。
④吴春华:《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6页。
⑤崔会敏:《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解读》,《行政论坛》2009年第3期。
①徐银华等:《公务员法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2-75页。
①《09年17位副部级以上高官落马,多从基层干起》,《成都日报》2010年1月8日。
②朱晓华:《“腐败接力赛”的背后——广西宁明县原五任“一把手”腐败案警示录》,《党建》2004年第5期。
③张淑芳、张武扬:《公务员法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④孙柏瑛、祈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2页。
①舒放、王克良:《公务员制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②徐银华、石佑启、杨永萍:《公务员法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6页。
③《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