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非对称性特征及其后果
Asymmetrical Features of the Returns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n China's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Consequences
作者:侯风云,邹融冰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5,(04):-16-2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人力资本;两区域模型;非对称性;城乡差别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01BJL001)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文摘要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在城乡呈现出非对称性的特征。在农村,这种非对称性表现为投资收益外溢城市,而在城市则没有形成投资收益对农村的外溢,只表现为投资收益内溢城市区域自身,其结果则是农村的发展因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本而受到限制,致使中国城乡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应该发挥政府作用,大力加强对农村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
参考文献
[1]HavemanR.H.&B.L.WolfeSchoolingandEconomicWell being:TheRoleofNon marketEffects[J].JournalofHumanResources.Vol.19.1984,(3)(Summer):377-407.
[2]Lucas.RobertE,Jr,OntheMechanicsofEconom icDevelopment.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8,Vol.22,pp.3-42.
[3]Romer,P.M.EndogenousTechnologicalChang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98,1990,(5),pt.2,pp.s71-s102.
[4]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6]朱玲.投资于贫困人口的健康和教育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就业形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2,(1).
[7]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J].管理世界,1997,(5).
[8]侯风云,徐慧.城乡发展差距的人力资本解释[J].理论学刊,2004,(2).
[9]朱勇,新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25.
[10]侯风云.中国城镇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5,(2).
[11]吴群.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J].求是学刊,2002,(4).
[12]侯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3).
[13]徐增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J].中国农村经济,1995,(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