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话语的诗性阐释及其现代性审视”方法论
Methodology of Poetic Interpretation of Heterogeneous Discourse and its Examination of Modernity
作者:张宏辉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5,(05):-139-14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跨文化研究;诗性阐释;话语;现代性;方法论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根据对中西诗学(文论)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内在价值理路及其知识学进路三大环节的理解,以及时下“话语—模子研究”范式的方法论残缺及其“泛文化”危机倾向,提出将“异质性话语理解”、“诗性阐释”与“现代性审视”三者结合起来的方法论新范式,粗略勾画并说明了这种“异质话语的诗性阐释及其现代性审视”方法论具体运作的三个内在环节。
参考文献
[1]吴兴明.中国传统文论的知识谱系[M].成都:巴蜀书社,2001.
[2]陈?,等.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黄维樑,曹顺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曹顺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J].中国比较文学,1995,(1).
[5]李达三,罗钢.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6]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8]爱默生.诗人[A].自然沉思录[M].博凡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9]罗素.西方哲学史:[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0]Terry Eagleton.The Idea of Culture[M].Blackwell Publishers,2000.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刊号:ISSN 1006-0766CN51-1099/C主办单位:四川大学(中国.成都)编辑出版: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文科楼156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