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论的人文价值取向与科学价值取向思辩——兼论中国译论的价值观
An Inquiry into the Humanistic and Scientific Orientations of Translation Theories:——Also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作者:张婷;吴军赞;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3,(05):-80-8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译论;人文价值;文化;“和”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中国译论传统坚持的价值取向是人文主义的,虽然在一些具体的论断和话语上有相似性,却不完全等同于西方译论文化转向的取向。在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译论应该坚持"和"的传统,从而实现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价值。
参考文献
①James Holmes,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The Hague and Paris Bratislava:Moulton 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1972,p.5.
②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①赵彦春:《先验与本质的缺失——认知语言学学理反思之一》,《外语学刊》2007年第6期。
②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中国翻译》2005年第5期。
③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第35页。
④谢天振、陈浪:《在翻译中感受在场的身体——读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译者登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9期。
⑤Susan Bassnett,“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al Studies,”in Susan Bassnett and AndréLefevere,eds.,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8.André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London:Routledge,1992.AndréLefevere,“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on Translation,”in Bassnett and Lefevere,eds.,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Holmes,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⑥赵彦春:《文化派的理论取向与实质》。
⑦秦岭:《评翻译归结论与“文化派”之争》,《今传媒》2010第9期。
①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第27页。
②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第48-51页。
③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第54-55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