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与数思维——以中医学为例
On Numbers and Mathematical Thinking:Ta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Example
作者:西沉;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3,189(06):-53-61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数;数思维;运气学说;子午流注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辨识”(No.2011CB505405);;
2013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界协同创新研究基地项目“中医原创思维科学价值与转化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文摘要
"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显义隐义之四种不同意义。显义之一是用于计量的数字,显义之二是特殊的数字,包括天干地支、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三百八十四动爻以及《周易》的"上九"、"初六"等。隐义之一有规律、道理、天命等的意思,隐义之二是神秘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数思维"是以"数"为工具,以"运数"为基本方法,用以认识宇宙万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中国哲学传统原创思维的核心要素之一。数思维具备定量性、严密性、逻辑性、运动整体性、以时统空性、机械性、形而上性及经验性、神秘性等八个特征。提出"数思维"的研究,在于揭示数思维的合理性,确立其在思维活动和发展中的不可缺失性,恢复其逻辑思维的起点地位,克服象思维的随意性、模糊性,修复由片面象思维所切断的时空割裂。
参考文献
①王树人、喻柏林:《论“象”与“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②如张其成先生在《“象”模型:易医会通的交点》一文中曾经认为:“运数之‘数’实质上就是‘象’,它并不偏向于定量,而是偏向于定性。”(《周易研究》2002年第2期)在《中医哲学基础》一书中也有类似论述。(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第289页)这种观点长期占主导地位,不少学者持相同或相似观点。但在2011年10月的“香山会议”上,张其成先生改变了看法:“在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内涵界定的过程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指出:‘中医象思维模型还未完全精确地、数量化地把握和反映人体各个脏器实体的所有生理结构功能、病理变化,象思维需要修补,关键在于落实精化和量化的程度。’这是因为象思维模型不能完全概括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模型,人体生理、病理均需要精化和量化,即运数思维。取象思维和运数思维二者密不可分。上海中医药大学李其忠教授认为,‘作为中医学的原创性思维,在强调象的同时,也应强调数,应象数并称,两者不可偏废,即中医学特有的象数思维。’指出中医原创思维内涵应包括取象思维和运数思维,强调二者具有统一性,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见王琦:《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提出与论证》,《中医杂志》2012年第6期。
①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第422页。
②汉·京房等著:《京氏易精1(京氏易传·火珠林·黄金策)》,北京:华龄出版社,2010年,第66页。
①《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百科全书(上、中、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1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中之神秘主义》,《三松堂全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9页。
①参见严世芸:《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10页。
②吴锦洪:《中国古代的医学气象学——运气学说的探讨》,《蚌埠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
③参见王洪图等编:《内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381-401页。
④呼兴华:《从术数的角度考察运气学说的发生》,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第3-4页。
①杨继洲:《针灸大成》,韩平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82页。
①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094-1096页。
②张其成:《象数易学》,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220页,第206页。
③唐瑛:《宋代道教传奇刍议》,《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
①程雅君:《中医整体观的三重内涵》,《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