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的视界:刘咸炘对进化论的批判
View from the Edge: On Liu Xian-xin' s Criticism of Evolutionalism
作者:周鼎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4,(03):-139-14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刘咸;进化论;文化相对主义;中西文化之争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民国学者刘咸在上个世纪20年代撰文批判进化论,区分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与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站在文化相对主义立场上指斥社会进化论不能被视作普遍有效无容置疑的科学真理,同时强调了进化不能等同于进步,并提出了"智进德退"的观点。刘咸的文化相对主义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并吸收了20世纪初传入国内的西方文化人类学观念,反映了现代中国的东西文化之争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① 关于严复的“误译”及其原因的分析 ,参见 (美 )史华兹 :《寻求富强 :严复与西方》第 87、 91、 93、 1 0 1页 ,叶凤美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 996年。
①② 丁文江说 :“要知道达尔文的学说 ,最好是看他自己的书。我不知道在中国批评他学说的人 ,有几个从头至尾看过这部名著的。”这无疑暗示了当时即使在丁文江这样的学者周围恐怕也少有人认真读过达尔文《物种起源》。见丁文江《玄学与科学的讨论余兴》 ,载张君劢等著《科学与人生观》 ,山东人民出版社 , 1 997年。其实早在 2 0世纪初 ,中国思想界双峰对峙的两位大师康有为和章太炎便各自提出了不同于严复式的竞争进化论。康有为以进化论与今文经学的“三世说”相结合 ,以仁爱取代竞争 ,探索通往大同世界的道路。章太炎则提出“俱分进化论” ,认为进化无非是“善恶苦乐同时并进” ,故“进化之实不可非 ,而进化之用无所取”。康、章皆不满于严复式的竞争进化论 ,前者试图以一种更乐观的方式来描述进化的过程 ,而后者则以一种更悲观的方式来审视进化的结果。但对于进化的真实性和必然性 ,两人皆深信不疑。
关于康有为的思想可参见郭灿 :《严复、康有为与近代两大进化史观的离合———近代中国进化史观述论》 ,《史学理论研究》 1 99 4。关于章太炎的相关思想 ,详见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 ,载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第 585-593页 ,河北教育出版社 , 1 996年。并可参看屠承先 :《评章太炎的进化论思想》 ,《孔子研究》 1 995 2。
①② 英国思想史家约翰·斯坦利 (JohnStanley)的观点与刘咸可相印证。他说 ,“进步观念源起于 1 7世纪 ,在启蒙运动时期成熟起来。对进步观念的最好总结可能莫过于现代进步观念的始作俑者孔多塞在其《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总结段落中的表述。”约翰·斯坦利 :《〈进步的幻象〉英译者序》 ,载〔法〕乔治·索雷尔 :《进步的幻象》 2 0 0 3年第 1 9-2 0页 ,吕文江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如胡适将《易经》等同于孔子的进化论 ,因而推断“孔子既知进化之迹由简易改为繁赜 ,所以他把全部历史当作一条古今不断的进化 ,由草昧蛮野时代进而成高等繁赜的文化”。 (见胡适 :《先秦诸子进化论》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 (上 )第 580页 ,中华书局 , 1 991年 )。但事实上 ,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也曾将上古社会的演变叙述为由大同到小康的退化历程。故而不可简单地将孔子思想等同于进化论。此外 ,《易经》的变易思想是否可以视同于进化论便颇具争议。如也有论者认为其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历史循环的观念。参见庞天佑 :《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第 99-1 2 0页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 0 0 2年。
① 关于现代中国主张将国故送进博物馆思想的最新研究 ,参见罗志田先生《送进博物院 :清季民初趋新士人从“现代”里驱除“古代”的倾向》 ,见氏著《裂变中的传承——— 2 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 ,中华书局 , 2 0 0 3年
[1]钱穆.中国史学名著[M].北京:三联书店,2000.
[2]杜维运.西方史学输入中国考[A].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M].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1.
[3]张明国.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传播过程、特点及其原因[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3).
[4]胡适.胡适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5]胡适.从思想史上看中国问题[A].胡适文集第11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杜亚泉(伧父).精神救国论[A].杜亚泉文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严复.与熊纯如书(七十五)[A].严复集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蔡元培.我之欧战观[A].蔡孑民先生言行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9]梁启超.欧游心影录[A].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0]刘咸.推十书[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96.
[11]W·C·丹皮尔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12]严复 天演论按语[A].严复集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陈长蘅.进化之真象[J].东方杂志16:1.
[14]胡适 先秦诸子进化论[A].胡适学术文集 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5]田.进化是进步吗?[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 (3 ).
[1 6]樊炳清 .进化与进步 [J].东方杂志 1 5:3 .
[1 7]王先谦 荀子集解 [M].北京 :中华书局 , 1 988
[1 8]艾恺 .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 [M].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 1 991 .
[1 9]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M].北京 :商务印书馆 , 1 999.
[2 0 ]吴稚晖 .箴洋八股化之理学 [A].张君劢等 .科学与人生观 [C].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 1 997.
[2 1 ]列文森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 0 0 0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