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电影”与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平行研究
Horizontal Comparison between "New Korean Films" and "Neo-generation" of Chinese Films
作者:峻冰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4,(03):-60-6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韩国新电影";中国电影"新生代";边缘书写;主流皈依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韩国新电影"和中国电影"新生代"二者尽管外部形态迥异,但却具有相通的内在旨趣,即都呈现出边缘书写和主流皈依的分化态势。而大致相仿的社会文化语境及创作主体选择的个性化则是导致这种创作状况的主要因由。
参考文献
[1]朴燕真.韩国电影审查、电影法及民族电影[A].钟大丰,梅峰.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538.
[2]今年影界九大新闻———《中央日报》电影小组选定[N].韩国中央日报,2002-12-11.
[3]张隆溪.钱钟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J].读书,1981,(10).
[4]弗兰克·毕佛.电影术语辞典[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284.
[5]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6]郑向虹.张元访谈录[J].电影故事,1994,(5).
[7]韩小磊.对第五代的文化突围[J].电影艺术,1995,(2).
[8]张杨.《昨天》:LetItBe[J].电影艺术,2002,(1).
[9]崔宰僖.强劲旋风———影片《共同警备区JSA》[N].韩国中央日报,2000-09-20.
[10]罗志弘.《杀人回忆》产生惊人的附加值[N].朝鲜日报,2003-09-25.
[11]郑向虹.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田壮壮推出第六代导演[J].电影故事,1995,(5).
[12]张杨.好电影就具有商业性[J].电影艺术,2000,(2).
[1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