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语言中的同义词聚合
On Chinese Synonyms in the Song Dynasty
作者:李文泽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1,(01):-90-96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宋代语言;词汇;同义词;聚合关系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选取宋代语言中的9组同义词进行讨论,考察这些同义词形成的历史源流,辨析它们语义上的异同,在宋代语言中的使用分布,以及组建新词的功能。通过探讨这几组同义词之间的聚合关系,以描述宋代语言中同义词的情况,进而证实语言词汇发展的一些规律,如词义的同步引申。
参考文献
[1]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M].中华书局,1977.
[2]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例释[M].商务印书馆,1956.
[4] 张永言.语文学论集[C],语文出版社,1999.
[5] 王鵶.唐宋笔记语辞汇释[M].中华书局,1990.
[6] 王鵶.诗词曲语辞例释[M].中华书局,1986.
[7] 孙雍长.训诂原理[M].语文出版社,1997.
[8]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1991.
① 参看许嘉璐《论“同步引申”说》,载《中国语文》1987年1期。孙雍长《训诂原理》第四章《词义的变化》“词义引申说”。
①这里标注的页码为中华书局1984年标点本的页码,下引《五灯会元》例同。
②分别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较”条,《敦煌变文字义通释》168页。
③“差”的比较意义大概产生于汉代,《汉书·食货志下》:“白金三品,……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见《汉语大词典》。
①见张永言《词语琐记》,《语文学论集》(增补本)230页。
②“骗”的这一意义现在还保存在一些方言词语中,如“骗腿儿”、“骗马”,见《现代汉语词典》“骗”字条
(3)“骗”由“上马”变化为“欺骗”,词义之间并无联系,应是词义的转移。朱居易先生《元剧方言俗语例释》解作:“本意系谓善骑者使不知,有如受骗然。此盖引申之义。”(331页)朱先生用“骗”的“欺骗”义去解释“上马”义,可谓想当然耳。
①董志翘《五灯会元语词考释》,《中国语文》1990年1期。。类似的用例还有:黄庭
②参考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能解”条。
①唐代用例从略,见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146页。
(1)参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鮭”字条。
①在《集韵·合韵》下,我们还可以找到与“”有关的同源词,都表示重叠、积聚的意义:“沓”,言语重复;“膉”,水漫溢;“”,足趾重叠;“”,重复舂米谷;“”,山重复。
②本条论说可参看王鵶《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停”“停塌”条,150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