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化人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审美理想
An Artistic Life:the Aesthetic Ide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cholar-officials
作者:刘方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1,(01):-65-7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中国美学;人生艺术化;精神自娱;生命不朽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中国古典美学的突出特征之一,便是追求人生的诗性生存,人的生活的审美化、艺术化,艺术自然便成为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特殊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讲并非是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存在,而是成为解决人生价值和意义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与方式。通过艺术去思考人生的诗化,通过艺术去实践人生的诗化。艺术使有限的生命寻得永恒的家园,一方面艺术成为传统士人精神生命自娱、获得内在圆满自足的精神境界的方式;另一方面艺术也是传统士人于有限中把握无限、于短暂生命中追求不朽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刘方等.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M].成都:巴蜀书社,1999.
[2] 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M].天津:天津古籍书店,1987.影印世界书局本
[3]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79.
[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87.
[5] 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M].中华书局,1985.
[6] 宗白华.艺境[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 尼采.悲剧的诞生[M].缪郎山译.文学论集(三)[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
[8]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中华书局,1983.
[9] 刘方.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智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3).
[10] 谢林.论造型艺术与自然关系.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