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士佛教之历史与未来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Chinese Lay Buddhism
作者:谭伟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1,(02):-127-13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佛教;居士;历史;价值;未来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中国居士佛教是大乘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佛教的终极关怀是世间,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佛法的修炼来解决世间基本问题,出家修行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从根本上说,佛教是世间法而不是出世间法。中国居士佛教在中国佛教史、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居士佛教将是中国佛教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梁启雄.韩子浅解: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316.
[2] 三国志:卷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2.362.
[3] 常正.“居士佛教”刍议[J].法音,1998,(7)
[4] 后汉书:卷四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2.1428.
[5] 高僧传.卷九竺佛图澄传[A].佛藏要籍选刊:12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3.101-102.
[7]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400-401.
[8] 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340.
[9] 法苑殊林·受清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23.
[10] 王守常.人间关怀──20世纪中国佛教文化学术论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442.
[11] 佛日.近现代居士佛教[J].法音,1998,(5).
[12] 朱时恩.居士分灯录·卷首[A].嘉兴大藏经:21册[M].新文丰出版公司,409.
[13] 彭绍升.居士传[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2000.
[14] 心泰.佛法金汤编[A].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乙第二十一套第五册[C].
[15] 祖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95.
[16] 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83.
[17] 庞居士语录[A].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五套第一册[C].
[18] 朱时恩.居士分灯录·庞居士传[A].续藏经:乙第二十套第五册[C].
[19] 衡阳县志:卷第十·艺文[M].清同治十一年刊本.
[20] 印顺.佛法概论:第十三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1] 何劲松.中国佛教应走什么道路[J].世界宗教研究,1998,(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