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与理学
Emperor Lizong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Neo-confucianism
作者:张金岭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1,(02):-76-8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宋理宗;理学;理学家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宋理宗尊崇理学,凭借皇权把理学确立为统治思想。前人对理宗尊崇理学的历史过程和影响做过一定研究,但还不够全面、细致。宋理宗理学思想产生的渊源、尊崇理学的阶段性以及理宗与理学和理学家对立统一、错综复杂的关系,值得探讨。宋理宗的理学与理学家的理学是不完全一样的,理宗对理学抱着实用主义态度,并非真践实履,同时理宗时代理学已暴露出较严重的空谈性命的弊病,预示着理学在走向顶峰之际就是走向衰落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佚名.宋史全文[M]. 文渊阁四库全书[Z].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2] 周密. 癸辛杂识[M].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3]脱脱等. 宋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4]王夫之. 宋论[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4.
[5]佚名. 续编两朝纲目备要[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
[6] 黄宗羲、全祖望. 宋元学案[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7] 郑清之. 安晚堂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Z].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8] 傅增湘. 宋代蜀文辑存[Z]. 香港:龙门书店. 1971.
[9] 周密. 齐东野语[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10] 李贽. 史纲评要[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11]孟轲. 孟子[M]. 阮元. 十三经注疏[Z].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12] 罗大经. 鹤林玉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13][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 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1)赵吉惠等主编《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08页说“从南宋理宗开始,程朱理学的地位又逐渐上升”、644页说“(元朝)程朱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便被确立起来”;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下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说“到元代才将程朱的经传、集注列为士子程式,成为官学。至于程朱理学处于独尊的地位,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则是明朝以后的事。”张岱年《思想·文化·道德》,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343页说“从南宋中期以来,程朱理学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理学被尊奉为学术的正统”。贾顺先《宋明理学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3页“程朱理学自南宋理宗时起,就正式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统治哲学”。胡昭曦、蔡东洲《宋理宗、宋度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特别是理学发展史上,宋理宗推崇理学、树立理学的官学地位占有重要的一页”。
(1)据笔者所见,此前对宋理宗崇尚理学这一问题论述得较为详细的要数胡昭曦、蔡东洲著《宋理宗、宋度宗》一书第四章“崇尚理学”的内容。
(2)关于宋理宗生日的考证见胡昭曦、蔡东洲:《宋理宗、宋度宗》第三者页脚注。
(1)参见姜广辉《理学与中国文化》上篇“真德秀、魏了翁合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三产业221-236页;刘蔚华、赵宗正主编《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第35章第5节“真德秀、魏了翁对朱学的捍卫和发展”,第1102-1111页;以及其他论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