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川诗人用韵及宋代通语音变若干问题
Sichuan Poets' Rhythmic Style and Several Issues in Tongyu Variations in the Song Dynasty
作者:刘晓南,罗雪梅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4,(06):-79-8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宋代;四川诗人;押韵;韵部系统;通语韵系;西部通音变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宋代四川方音研究” (0 2BYY0 2 2 )
中文摘要
穷尽考察宋代四川诗人用韵 ,系联韵字统、计押韵组合 ,得到宋代四川诗人用韵 17部系统。与宋代通语 18部韵系比较 ,四川诗韵合并了真文、庚青两部成为真青部 ,此外与通语韵系相同 ,通语韵系的主要音变也在四川诗人用韵中存在 ,因而四川诗人用韵系统是通语的西部变体。
参考文献
[1]鲁国尧.论宋词韵及其与金元词韵的比较[A].中国语言学报(第四期)[C].商务印书馆,1991.
[2]崔荣昌.四川方言的形成[J].方言,1985(1).
[3]唐作藩.苏轼诗韵考[A].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1990.
[4]鲁国尧.宋代苏轼等四川词人用韵研究[A].语言学论丛(第八辑)[C].商务印书馆,1980.
[5]刘晓南.宋代文士用韵与宋代通语及方言[J].古汉语研究,2001(1).
[6]刘晓南.宋代闽音考[M].岳麓书社,1999.
[7]王力.汉语诗律学[M].新知识出版社,1957.
[8]白钟仁.北宋山东诗文词用韵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
[9]杜爱英.北宋江西诗人用韵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8.
[10]胡运飙.南宋浙江词人用韵及其所反映的语音演变现象[A].宋辽金用韵研究[M].香港文化教育出版公司,2002.
[11]田范芬.宋代荆湖南路诗人用韵考[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12]方勺.泊宅篇[M].中华书局,1983.88.
[13]李文泽.史照〈资治通鉴释文〉与宋代四川方音[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
[14]罗常培语言学研究选集[M ].中华书局,1963.142.
[15]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M ].语文出版社,1992.120121.
[16]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M].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39,41.
[17]张令吾.宋代江浙诗人用韵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8.
[18]鲍明炜.唐代诗文韵部研究[M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19]鲍明炜.白居易元稹诗的韵系[A].语文集刊(第一辑)[C].南京大学中文系编,1982.
[20]周祖谟.宋代汴洛语音考[A].问学集:下册[M].中华书局,1966.
[21]鲁国尧.宋代辛弃疾等山东词人用韵考[J].南京大学学报,1979(2).SichuanPoets’Rh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