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歌德
Goethe as a Thinker
作者:杨武能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4,(06):-60-65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歌德时代”;“浮士德精神”;“世界文学”;“全球化”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歌德的思想涵盖了宇宙、人生、社会、政治、文艺以至自然科学等方方面面 ,丰富、博大、深邃而且超前 ;他以诗剧《浮士德》等一系列作品表现的浮士德精神 ,更集中体现了整个西方的精神亦即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以歌德第一个提出的“世界文学”的构想为例 ,阐明歌德思想的超前、博大等重要特质。
参考文献
《共产党宣言》写道:“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旧的、靠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状态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文学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1卷第25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652.
[2]K .R .曼德尔科夫.批评家看歌德:第1卷·导言[M].慕尼黑贝克出版社,1975.
[3]GerovonWilpert.文学术语词典[Z]Kroner出版社,1979.315.
[4]H .A .Korff.GeistderGoethezeit[M].Koehler&Ame langVerlag,1964.
[5]歌德谈话录[Z].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70.
[6]高中甫.歌德接受史———1773-1945[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204.
[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410.
[8]田汉,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2.
[9]杨武能.走近歌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10]BerndWitt.GoetheHandbuch:Band2[Z].VerlagJ .B .Metzler,1998.781.
[11]Eckermann.Gespr chemitGoethe[M].InselVerlag,1981.210.
[12]GoetheWerke:Band12[M ].HamburgerAusgabe.DeutscherTaschenbuchVerlag,1981.
[13]PBoerner.JohannWolfangvonGoethe[M].RowohltVerlag,1978.130.
[14]ManfredOsten.DrahtloseTraumreise[N].FrankfurterAllgemeineZeitung,2002-03-30.4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