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的”因信称义”说及其人文主义精神
Luther's Theory of Justification by Faith and its Humanistic Spirit
作者:邓丽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3,(03):-113-11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路德;因信称义;人文主义;圣经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路德是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路德的宗教改革纲领———"因信称义"说包含着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平等、人的价值、节制消费、民族意识等一系列人文主义思想的精髓。所以,在德国,宗教改革成为了文艺复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①路易斯·W·施皮兹著有《路德与德国人文主义》一书 ,他着重论述了路德研究古典圣经 ,学习希伯来文、希腊文等古典语言 ,重视教育 ,喜爱历史和音乐等。通过这些行为 ,可以看到路德身上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但笔者认为这不是路德人文主义精神的全部 ,所以选择了从路德的“因信称义”说入手 ,尽量去剖析他更多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
① 在施皮兹《路德与德国人文主义》中 ,他强调“没有人文主义 ,就没有宗教改革” ,即文艺复出的人文主义精神极大地促成了宗教改革的发生。施皮兹从因果关系上界定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在他另一专著《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中 ,他主要论述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共同之处 (尤其在追寻事物的古源流上 ),说明了人文主义精神对宗教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
[1]G.R.波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文艺复兴卷)[M].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90.
[2]LewisW.Spitz.LutherandGermanHumanism[M].Variorum,1996.
[3]CharlesG.Nauert,Jr.HumanismandtheCultureofRenaissanceEurope[M].Cambridge,1995.
[4]LewisW.Spitz.TheRenaissanceandReformationMovements.Ⅱ[M].St.Louis,1971.304.
[5]圣经(罗马书)[M].香港: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社,168.
[6]W·Thompson.TheMedievalLibrary[M].Chicago,1939.509、510.
[7]马丁·路德.基督徒的自由[M].和士谦,陈建勋译.香港:道声出版社,1932.
[8]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卷)[M].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9]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0]H·O·Taylor.ThoughtandExpressionintheSixteenthCentury[M].NewYork,1920.239.
[11]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71.
[12]傅瑞尔.路德传奇[M].徐炳坚译.香港:道声出版社,1995.
[13]J.M.Porter.Luther———SelectedPoliticalWritings[M].Philadelphia,1974.4.
[14]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61.
[15]薄伽丘.十日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267.
[16]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73.
[17]王军,徐秀云.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54.
[18]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