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学——纪念苏轼逝世900周年
On Su Study
作者:曾枣庄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1,(04):-103-11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宋代;苏轼;苏学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2001年9月15日(农历7月28日)是苏轼逝世900周年纪念日。苏轼生前已成为同时代人的研究对象,900多年来研究苏轼的文字更是汗牛充栋,并且至迟从南宋起就有“苏学”之称。因此,有必要对历代“苏学”作一回顾,即从苏轼生平、苏集整理、苏轼的分科分类研究以及历代对“苏轼研究”的研究等,作一回溯,以兹纪念。
参考文献
[1]朱熹.朱文公文集[M].四部丛刊本.
[2]全祖望.宋元学案:卷首[M].宋元儒学案序录,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
[3]费衮.梁■漫志:卷四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1985.
[4]平步青.霞外■屑:卷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82.
[6]苏轼.苏轼文集:卷四九[M].答刘沔都曹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86.
[7]吴雪涛.苏文系年考略[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
[8]汪应辰.文定集:卷一五[M].与朱元晦书,四库全书本.
[9]王十朋.梅溪王先生文集:卷一九[M].四部丛刊本.
[10]黄庭坚.山谷全书·正集:卷八[M].答洪驹父书,清光绪二十年义宁州署重刻本.
[11]陈善.■虱新话·下集:卷三[M].儒学警悟本.
[12]陈长方.步里客谈:卷下[M].四库全书本.
[13]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M].历代诗话续编本.
[14]严羽.沧浪诗话[M].诗辩,历代诗话本.
[15]苏辙.栾城后集:卷二十[M].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1987.
[16]晁说之.嵩山文集[M].四部丛刊续编本.
[17]谢桃坊.苏诗分期评议[A].苏轼研究论丛[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18]陈师道.后山诗话[M].历代诗话本.
[19]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二[M].王直方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校点本,1962.
[20]李清照.李清照集校注:卷三[M].词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2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M].
[22]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3]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三[M].知不足斋丛书本.
[24]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本.
[25]谢肇■.五杂俎:卷七[M].笔记小说大观本,扬州:广陵古籍刊印社,1983.
[26]苏辙.栾城集:卷二[M].王维吴道子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1987.
[27]陈衍.石遗室文集:卷九[M].武昌刊本,1905.
[28]朗晔.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首[M].文学古籍刊行社校点本,1857.
[29]李调元.雨村诗话:卷下[M].历代诗话本.
[30]吴之振.宋诗钞[M].东坡诗钞,北京:中华书局,1984.
[31]秦观.淮海集:卷三[M].客有传朝议欲以子瞻使高丽,大臣有惜其去者,白罢之,作诗以纪其事,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