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儿童视野
The View on Children as Reflected in Chinese Novels in Recent 20 Years
作者:何卫青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3,(04):-134-139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现当代文学;中国小说;儿童视野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历史追溯的基础上关注中国小说中的"儿童问题"。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中的"儿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存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将引出一个叙述学意义上的"人物—小说儿童"的研究。
参考文献
① 施勒格尔语 ,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第 1 0 4页 ,山东文艺出版社 , 1 986年。
但要指出的是 , 60年代台湾作家林海音出版了她的那部日后在大陆文坛给她带来极大声誉的小说《城南旧事》 ,小说以女孩林英子的眼睛“观望” 3 0年代北平城南的人情事态。不仅塑造了林英子这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其儿童视角和天真叙述人作为一种叙事策略 ,也产生了具有理论生发意义的审美价值。这种策略 ,在 80年代以后的中国小说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① 《落日情节》是女作家蒋韵的小说 ;《刺青时代》是男作家苏童的小说 ;《儿戏》是男作家滕锦平的小说。以荣格的“原型与转换的原型”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有可能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 ,这应当另外撰文。
[1]萨特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44.
[2]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12.
[3]范智红.平凡生活的复现及其叙事功能———四十年代小说艺术论之一[J].文学评论,1997,(2).
[4]〔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174.
[5]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1-65.
[6]〔意〕玛丽亚·蒙特梭利.吸收性心智[M].王坚红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18.
[7]SigmundFreud.PsychopathologyofEverydayLife[M].NewYork:NewAmericanlibrary,1972.3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