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的颠覆与重构——弗洛伊德“心理小说”理论及其批评实践
The Dramatic Change and Restructuring of "Unconsciousness" On Freud's Psychological Novel Theory and Critical Practice
作者:黎风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3,(04):-67-7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弗洛伊德;心理小说;无意识;精神分析批评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从20世纪初期起弗洛伊德就在小说观念领域悄然发动了一次革命,他把自己的"深层心理学"理论延伸到了小说理论研究和批评之中,明确肯定了"心理小说"的人性意义和现代审美价值,并从"无意识"表现的历史存在揭示了西方小说史的心理学本质,对西方古典主义的小说创作原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有力地影响了西方现代小说家的理论立场和创作观念。但其理论和批评中过于浓厚的"泛性论"色彩和古典主义传统的余波又阻碍了弗洛伊德小说思想与西方现代小说创作批评界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欧文·斯通.心灵的激情[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59.
[2]高宣扬.弗洛伊德传[M].作家出版社,1986.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8)[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614.
[4]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花城出版社,1984.
[5]G·泰勒.弗洛伊德书信集[M].麦克米兰图书出版公司,1974.
[6]柳鸣九.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45-246.
[7]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作家出版社,1993.
[8]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C].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9]T·伊格尔顿.精神分析学[J].外国文学报道,1982,(2).
[10]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全集[M].詹姆斯·斯特雷译.(标准版·伦敦)
[11]卡尔文·斯·霍尔,等.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159.
[12]弗洛伊德.对处女的禁忌[M].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