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传染与发展中国家的防范
Financial Contagion and Precaution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作者:刘爱民,李天德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1,(04):-14-1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金融传染;完全市场;短期抑制;扩散的防范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一个地区的流动性冲击能通过金融传染扩散到其他地区,完全的金融市场对于金融传染是稳健的,而不完全市场面对金融传染则是脆弱的。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处在发展阶段,不能有效抵抗金融传染。因此我们应有正确的政策取向,即一方面要坚持稳定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另一方面要增加流动性储备和采取灵活的短期抑制性措施。
参考文献
[1]Allen,Franklin and Gale,Douglas.Financial Contag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08 No.1 2000.1-33.
[2] Diamond,Douglas W.and Dybvig,Philip H.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1 June1983.401-419.
[3]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Z].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6.
[4]河子松,徐长生.对促进我国货币市场建设的思考[J].银行与企业,1999,(9).
[5]郭其友.关于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比较研究[J].经济评论,1999,(5)。
[6]Caprio,G.and Honohan,P.Restoring Banking Stability:Beyond Supervised Capital Requirements [J].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13 No.4 Fall 1999.43-64.
[7]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李扬.零准备率: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J].世界经济,1999,(8).
[9]Buch,C.M.and Heinrich,R.P.Twin Crises 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Bank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Finance & Economics,No.4 1999.313-323.
[10]沈坤荣,相文燕.货币局制度对经济稳定作用的评析[J].世界经济,1999,(9).
[11]米什金.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及政策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1999,(4).
①Buch,C.M.and Heinrich,R.P.(1999)指出国际收支危机与银行危机经常同时发生,主要是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与外汇市场互为影响造成的。
②流动性只是程度问题,完全流动的资产意味着全部现值能立即变现,非流动的资产意味着其价值不可预料.不能充分流动。金融中介持有非流动资产,而它的债务是流动的,且持有在价值上是不可预料的资产。同时,它担保它的负债价值。这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是银行和它的顾客形成紧密和持久关系的原因所在。参阅《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①对此,Diamond and Dybvig(1983)认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可以有效防范单一银行所面临的挤兑风险,但问题是金融市场也为金融传染提供了可能的扩散途径。另外相类似的有,将实业凤险从企业家们转移给公众的基本机构是证券市场.即个人分散风险的能力使得企业能够从事本来无法开办的项目,其结果是社会发展状况改善,但也存在金融传染的可能性。参阅《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
②金融市场能重新配置流动性,但并不创造流动性。
③为了在银行恐慌期间增加储备(称作流动性争夺),银行将出售债务,收回贷款。流动性争夺导致其他银行发生存款外流,发生多倍存款收缩,结果其他银行更可能倒闭。另外危机期间利率提高.则银行的缓冲资本也受到影响,更引起恐慌。参阅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④不完全市场与完全市场的差异可用“无票乘车问题”加以解释。在公共财货理论中,只要一些人在公共财货上有较高的边际效用,他们总会掩盖这一事实,以较少的资金去获取这些商品,就会出现“无票乘车问题”。这时,单个代理人像是在进行比赛的运动员,而不像一个队中的成员,对于最后的最优配置来说,这多多少少是有害的。参阅《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①对外开放货币市场以及鼓励国内银行到海外扩展业务范围引出的问题,即小国经济是尽力维持自己独立的金融系统,还是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中制定自己相应的政策。
①金融自由化的迅疾步伐,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急速发展,很快使货币当局意识到在新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下,存款准备金制度已不十分有用,改革动议应运而生。参阅李扬:《零准备率: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载于《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15—19页。
②因为典型的中央银行并不对存款支付利息,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没有收益,且还要受损失,银行的竞争力受到削弱。参阅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l998。
③大银行可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或提高贷款利率来转稼“税赋”,大的存款者也可通过选择高收益金融工具来规避之,小额存款者及贷款者最有可能成为准备金“税”的承担者。参阅李扬:《零准备率: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载于《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15-19页。
④一些银行通过设在巴哈马和开曼群岛的分支机构进行“空壳操作”,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簿记中心,而不提供常规的银行服务,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只收取较少的税,且限制性管理极少。参阅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①尽管这些管制可以限制资本流动引起的贷款激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居民和企业力图去规避这些管制时,这些管制将引起明显的扭曲和资源的无效配置。参阅米什金:《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及政策启示》,载《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第4期,21-25页。
②如在改革银行体系,促进银行竞争的同时不硬化其预算约束,整个银行体系仍将面临金融危机传染风险。参阅黄海洲、许成钢:《金融制度、风险扩散和金融危机》,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4期,18-22页。
③米什金(1999)指出亚洲危机是由国家信用扩张速度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造成的过大风险引起的。另外克莱因曾指出金融自由化不应加速,而应一个时期一个步骤地进行,以确保每步都不出错。参阅郭其友:《关于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比较研究》,载《经济评论》1999年第5期,79-81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