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近代科学——“李约瑟之谜”再思考
Confucianism and Modern Science
作者:郑晔,杨世文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3,(04):-45-5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儒学;近代自然科学;传统文化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近代自然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诞生,已经成为中国知识界在反思传统文化时必须面对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分析中国儒家文化的"基因"。儒家理论中有许多观念,影响传统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生活。儒家的政治伦理学、社会分工理论、知识论、实践论对于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儒家哲学体系中,缺乏对自然现象的终极探索,缺乏对科学原理的系统总结,更谈不上对科学价值的阐扬,对科学发明、创新的奖进。因此,儒家观念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是相当有限的。
参考文献
《科学》卷 1 ,期 1 ,页 8-1 1 , 1 91 5年。这是必须说明的是 ,所谓“中国无科学” ,是指中国没有伽利略以后勃兴的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体系而言 ,并不是说中国没有传统科学和工艺方面的成就。
① “内圣外王”一语出自《庄子·天下篇》 ,本为道家的观念。后世儒者将此观念吸收、改造成儒家重要的政治伦理思想。
[1]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2册[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489.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9.
[3]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10.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6.281.
[5]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5[M].
[6]朱熹.答黄子耕[A].晦庵先生文集[M].
[7]陈来.朱熹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21.
[8]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249.
[9]王艮.赠梅宛溪擢山东宪副序[A].王龙溪先生全集卷14[M].
[10]杜国庠.论理学的终结[A].(杜国)庠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77.
[11]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7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