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皆文”:《文心雕龙》潜在的逻辑前提——刘勰的“宗经观”新探
The Five Canons are all Wen": the Logical Premise latent in Wen Xin Diao Long—— A New Probe into Liu Xie's "Zong Jing"(worshipping canons)
作者:虞蓉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3,(05):-136-14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文心雕龙》;"宗经";"五经皆文";文质相符;文体;文饰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五经皆文"是刘勰在《宗经》篇里集中提出并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不仅是刘勰为"文"之"宗经"寻找到的理论根据,而且在总论、文体论、创作论等部分的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含义。本文对此作了具体清理,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命题据以产生的理论背景与思想渊源。
参考文献
若非特别指明 ,本文中的“文”均是指“文章学”意义上的“文” ,即以“舒布其言 ,陈之简牍” (《文心雕龙·书记》为外延、以《文选》的选文标准为内涵、以“四部”中的“集部”为基础 ,兼收并蓄其余三部中富有文学色彩的文章而形成的概念。请参阅拙作《“论文叙笔”的“文用”标准》 ,载《四川大学学报》 2 0 0 1年第 2期及硕士学位论文《“文的自觉”新论》 (未刊稿 ),四川大学图书馆 , 2 0 0 1年 ,第 2页。
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补正》 ,江苏古籍出版社 , 2 0 0 1年 ,以下引文若引自该书则不再注明。
参见杨明照《文心雕龙学综览》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 ,《研究》 ,上海书店 , 1 995年。
这里需要指出 ,刘勰在经学问题上是杂古今文的。就“五经”的顺序而言 ,他采用古文家说 ;就“五经”与孔子的关系的问题 ,他又采用今文家说。而且在整部《文心雕龙》中 ,“五经”与“六经”经常两称错见 ,但具体论述时以使用“五经”一词居多 ,以《乐》经不见之故。本文亦使用“五经”这一术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