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体制下的刑事诉讼:权利维度的思考
The Crime Litigation under Constitutionalism
作者:王戬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3,(06):-24-2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权利保障;刑罚权;刑事诉讼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刑事诉讼以实现国家刑罚权为首要任务。刑罚权既是权力又是义务,二者的同一指向是权利。权利占据法学理论的中心,权利语言可以左右利益合法的主要规定性。从权利的脆弱性,侵害权力的扩张性以及二者矛盾的内在性和尖锐性,刑事诉讼的运行状况更能反映一国法治程序的全貌。因此,以刑罚权基本属性为基点研究刑事诉讼程序,意味着"权利保障"是刑事诉讼程序自身的一个重要特质。实现宪政,构建刑事法治程序,必须正确认知刑罚权的权利保障属性,使刑罚权的行使最终归于权利规则之内。
参考文献
①意大利学者萨托利在有关宪法与宪政的关联上 ,提出世界各国宪法的三种类型 ,即保障性宪法 (真正的宪法 )、名义性的宪法 (徒有虚名的宪法 )、装饰性宪法 (冒牌宪法 )。参见G·萨托利 :《“宪政”疏议》 ,载刘军宁 :《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 ,三联书店 1 995年版 ,第 1 1 4-1 1 5页。
① 宪政理论在洛克思想中的价值至今尚有争议 ,如以C·B·麦克弗森为代表的左派人士认为 :洛克的宪政思想是一种派生物 ,在他的整个思想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 ,而“占有式的个人主义”才是洛克学说的真正核心。参见C .B .Macpherson ,TheTheoryofPossessiveindividualism ,HobbestoLocke,Oxforduniversitypress, 1 962 .
[1]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18.
[2]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宪政与权利[M].郑戈,赵晓力,强世功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6.2.
[3]汪晖.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8.40.
[4]陈光中,王万华.论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兼论诉讼法的价值[A].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1卷[C].法律出版社,1998.9-12.
[5]佐藤功 日本国宪法概说[M].学阳书房,1993.66.
[6]谷口安平 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王亚新,刘荣军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9.
[7]〔日〕久礼田益喜 日本刑法总论[M].日本:严松堂,1925
[8]〔日〕山冈万之助 刑法原理[M].日本大学,1937
[9]何秉松 刑罚教科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
[10]樊凤林 刑罚通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31
[11]贝卡利亚 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12]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22
[13]汪建成,谢安平 论程序公正与刑罚效果[J].政法论坛,2002,(1)
[14]福柯 权利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29-23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