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1912——1949)四川的人口变动及其原因
作者:何景熙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92,(01):-86-10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民国时期(1912——1949)四川的人口变动及其原因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中国近代人口史上,四川省人口的发展及其影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早在清朝嘉庆17年(1812年),四川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到了1912年这一比例上升为10.77%。自此以后,四川一直保持了约占全国人口1/10的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对四川历史上的人口变动及其原因却少有研究,特别是关于民国时期四川人口变动及其原因的分析文章尚付阙如。为此,笔者愿将对这一问题的近期研究结果公诸与众,就教于专家学者。
参考文献
① 笔者在研究清代后期四川人口发展特点时,采用与此相同的分类方法。参见拙作《清代后期四川人口变动特点及其原因》,载《人口与发展》1991年2期。
② 见梁方仲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1980年版第227页。
③ ④ ⒁(23) (25) 陈世松主编《四川简史》,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259页,260页,209页,291页,291页。
⑤ 实业部编《中国经济年鉴续编》1934年第1339页。
⑥ 参见拙作《清代后期四川人口变动特点及其原因》表4。
⑦ 《四川统计年鉴》1990年第85页。
⑧ 国民政府民政部1946年出版《户口统计》第5-6页。
⑨ 《国民政府年鉴》1948年。
⑩ 西禾《成都市人口变迁》,载《成都志通讯》1984年第2期。
⑾ 李紫翔《四川工业的前途》,载《四川经济季刊》1946年第2卷2期。
⑿⒀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四川省选县户口普查总报告》第11-13页。
⒂⒄⒅ 赵宗明《四川的租佃问题》,载《四川经济季刊》1947年1月,第4卷2、 3、 4期合刊。
⒃ 见《新华日报》1944年12月29日第3版。
⒆⒇(21) (22) 罗髫渔《四川农村经济复员问题》,载《四川经济季刊》1946年,3卷1期第106页。
(24) 太平洋经济社编《中国经济年鉴》1947年第116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