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汉语词义的外部求证
作者:高一勇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92,(01):-75-79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浅谈古汉语词义的外部求证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什么叫词义的外部求证?我认为,联系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来考察词义,就叫词义的外部求证。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又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一个民族,总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也就是这个民族形成及发展过程的伴生物。在民族这个共同体中,语言成为不可缺少的成分。由于语言
参考文献
① 参见《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804页。
② 参看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11-14页。
③ 参看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1983年,152-157页。
④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4年,1页。
⑤ 梁·萧统《文选》第三十七卷,中华书局1983年,523页。
⑥ 《墨子》、《列子》“孩”当孩子讲,可参看任学良《〈古代汉语·常用词〉订正》,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147-148页。
⑦ 763页:“仆射褚渊闻?年少清正不恶,以女结婚,厚为资送。”
⑧ 1226页:“(郑众)在位以清正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⑨ 528页:“事宁,除步兵校尉,出为绥虏将军、山阳太守,清修有治理,百姓怀之。”
⑩ 2470页:“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尽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孝早世。”
⑾ 1011页:“志行清亮,忠款夙著。”
⑿ 1070页:“臣伏见光禄大夫江夏黄琼,耽道乐术,清晚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又果于从政,明达变复。”
⒀ 582页:“升明初,(褚)炫以清尚,与刘俣、谢朏、江?入殿路文义,号为‘四友’。”
⒁ 989页:“董和蹈羔羊之素,刘巴履清尚之节。”《三国志学攴》,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版,1982年7月第2版,1935年8月第8次印刷本。
⒂ 807页:“(顾宪之)性尤清直。”
⒃ 1289页:“诏曰:‘溢所以旌德表行,按谥法一德不懈为简。奕忠毅清直,立德不渝。于’是遂赐谥曰简。”《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⒄ 805页:“慧晓清介正立,不杂交游。”
⒅ 1850页:“从兄微,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⒆ 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50页。
⒇ 见1974年第二次印刷本“出版说明”。《南齐书》1983年第3次印刷本“出版说明”有删节和改动。文中这句话为:“萧子显虽然是以封建史臣的观点来修史的,但他以当代人记当代事,在《南齐书》里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比较原始的史料。”
(21) “清谈”的含义,可参看唐长孺《清谈与清议》,《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289-297页。
(22) “才性”问题,可参看周一良《曹氏司马氏之斗争》,《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31-37页。
(23) 参看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92页。
(24) 《殷墟玉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1982年。
(25) 玉部共123个字。玉字独立成字;作“朽玉”解的“玉”为玉的变形。此两字不在121个之中。
(26) 见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89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