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似二月花》时代背景辨析
作者:吴向北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86,(02):-77-81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霜叶红似二月花》时代背景辨析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茅盾研究中有一个令人思索的现象,远未终篇的《霜叶红似二月花》的长期受到冷遇与作品时代背景的仅受重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表现在建国以来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和茅盾研究专著中,对这一作品几乎都惜墨如金,甚或讳莫如深,然而,除了未及这一作品和仅提及其篇各者外,可说所有论者,即使在匆匆带过的一句话中,总莫不表明自己对小说时代背景的见解。
参考文献
① 《第一部座谈记录》, 王由、政之执笔, 载桂林《自学》第2卷第1期(1944年2月1日出版)。
② (11)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1月修订重版, 第432页。
③ ⑧ (12) [苏]索罗金:《茅盾的创作道路·战争年代的茅盾创作》,竹内实:《(日文版)介绍》(转引自李岫《茅盾研究在国外》,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版第445页、第349页), [日]松井博光:《黎明的文学》(高鹏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3月版, 第206页)。
④ 《在沈雁冰同志追悼会上胡耀邦同志致悼词》, 1981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⑤ 丁尔纲:《历史发展的画卷 社会风情的华章》, 《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张明亮:《论的时代背景》, 《茅盾研究论文选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版, 第542页。
⑥ 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版, 第242页。
⑦ ⑨ 《解题》, 1943年1月22日重庆《时事新报·青光》。
⑩ [日]立间祥介《(日译本)解说》, 转引自李岫《茅盾研究在国外》第355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