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埠后四川农村经济的变化
作者:彭通湖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92,(02):-20-2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重庆开埠后四川农村经济的变化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1891年重庆开埠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推进到中国西南腹心地带,四川农村经济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的商品倾销破坏了四川城乡传统的手工业,促进了四川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对四川农村原料的掠夺,客观上刺激了四川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四川农村经济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产生了初步的联系。四川农村经济开
参考文献
① 参见甘祠森《最近四十五年四川进出口贸易统计》,见《陪都工商年鉴》第9编第25-26页。
② 民国《三台县志》卷13。
③ ⑦ ⑧ (28) 《通商务关华洋贸易总册》卷下,第51-52页等。
④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3册第1361页。
⑤ (25) (33) (34) 《重庆海关1892-1901年十年调查报告》,载《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191页.184页,187页,173页。
⑥ 彭泽益:《中同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辑第212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5页。
⑩ 民国《长寿县志》卷8。
⑾ 民国《大竹县志》卷12·物产。
⑿ 民国《巴县志》卷12。
⒀ 光绪《嘉定县志》卷8。
⒁ 光绪《新繁乡土志》卷9。
⒂ 民国《什邡县志》卷7。
⒃(35) 张肖海:《四川经济参考资料》第14章第15页,35-39页。
⒄ 《锡良遗稿》第1卷第403页。
⒅ 《渝报》光绪23年11月下旬第6册第2页。
⒆(30)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辑第213页,389页。
⒇ 乾隆《潼川府志》卷3。
(21) 光绪《彭县志》卷3。
(22) 同洽《仁寿县志》卷2·食货。
(23) 《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36·食货。
(24) 《重庆商会公报》丙午年第三号。
(26) 光绪《井研县志》卷8。
(27) 同治《会理州志》卷10。
(29) 民国《长宁县志》卷10。
(31) 民国《泸县志》卷3·食货、商业。
(32) (51) (52) 《重庆工商史料》第1辑第23页,72页,72页。
(36) 《四川桐油进出口统计表》,载《四川省建设统计年鉴》第1辑,1944年。
(37) 《四川内河航运史》第117页及《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第94页、287页。
(38) 《四川蚕业改进史》第346页。
(39) (54) 《四川蚕丝产销调查报告》第7-8页。
(40) 隗赢涛:《四川近代史》第363-364页。
(41) 重庆海关《1891年调查报告》,载《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92页。
(42) 《政治官报》光绪34年9月23日,第9-13页。
(43) 《国际鸦片委员会报告书》第2卷第57页,1909年,转引自《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457页。
(44) 《四川鸦片烟的种植》,裁《台港及海外中文报刊专辑》1987年12期。
(4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67页,1975年版。
(46) 参考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489-490页表计算。
(47) (48) 重庆海关《1893年报告》,载《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第185页。
(49) 据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第484页表计算,消费支出中包括实物折价部份。
(50) 布朗:《四川成都平原50个田家调查》,1926年,载《中国农村经济实况》第190页。
(53) 吕登平:《四川农村经济》第10章:农业产销。
(55) 重庆海关《1898年报告》,载《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第273页。
(56) 周宪文:《中国之烟及救济》,载《东方杂志》23卷20号,1926年10月版。
(57) 民国《绵竹县志》卷13。
(58)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第630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