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唐前期人才之兴盛探索人才成长的历史经验
作者:陈贤华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86,(04):-95-10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从汉唐前期人才之兴盛探索人才成长的历史经验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汉唐前期是发展的两个高峰。这期间,涌现出众多的有文韬武略的创天下、治天下的文臣武将,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有勇于冒险、富于进取的探险家、旅行家,有技术精湛的医生、艺人等等。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就出在这两个时期。由于人才鼎盛,不仅在天下纷扰、群雄逐鹿、夺取政权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而且在治理国家、开拓边境、安定社会、发展生产、繁荣文化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探索这两个时期人才兴盛的原因,对于借鉴历史经验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① 这里说的汉唐前期,不是史学界对历史阶段的划分,只是指汉武帝以前和开元之前的汉唐前期。
② ④ ⑤ 《汉书·高帝纪》。
③ 《史记·陈涉世家》。
⑥ 《金石粹煸》卷42《幽州昭仁寺碑》。
⑦ 《通典·选举》。
⑧ ⑨ ⑩ 《贞观政要》卷3。
(11) 《通鉴》卷193。
(12) 《通鉴》卷194。
(13) 《全唐文》卷35《戒牧宰敕》。
(14) (16) (39) 《通鉴》卷211。
(15) 《旧唐书·房玄龄传》。
(17) (18) 《通鉴》卷215。
(19) “任子”:二千石以上大官,任职满三年者,可举子弟一人为郎,称“任子”。郎官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的侍从,常能提拔为官。“貲选”:非有市籍的商人,家资满十万(文帝时减为四万),向政府交纳一定资财,可以任郎官或一般官吏。实际是用钱买官。
(20) 孝,指孝顺父母者;廉,指品格清廉者。
(21) (22) (30) 《汉书·武帝纪》。
(23) 《汉书·董仲舒传》。
(24) 《汉书·公孙弘传》。
(25) 《文献通考·学校考二》。
(26) 《陆宣公翰集·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
(27) 《通典·职官》。
(28) 农实《政论》。
(29) 《汉书·丙吉传》。
(31) 二千石高官,指年俸在二千石左右者,如中央九卿、中郎,地方郡守等官吏。
(32) “六条问事”的内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如下:“一条,豪宗强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著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烦,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人也。”
(33) (34) (35) (36) 《旧唐书·职官二》。
(37) 《通鉴》卷198。
(38) 《通鉴》卷21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