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成玄英的重玄思想
作者:李刚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92,(04):-38-4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略论成玄英的重玄思想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重玄派是道教中以“重玄”思想注解《道德经》而闻名于世的一个学派。所谓“重玄”,语出《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重玄”为宗旨解释《道德经》,是这一学派的特色。成玄英即是唐代重玄派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成玄英,字子实,陕州人(今河南陕县),生卒不详,曾隐居东海。贞观五年(631),太宗召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高宗永徽(650—655)中,流郁州。在流放期间注疏《老》、《庄》及撰述其他著作。“书成,道王元庆遣文学贾鼎就授大义,嵩高山人李利涉为序,唯
参考文献
① 《新唐书·艺文志》。
② 见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第1辑,1961年版。
③ 蒙本见1946年四川省立图书馆石印。严本见《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三),台湾艺文印书馆。藤原本见《高松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研究纪要第二号》,1967年。
④ 本文引文据严灵峰本《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卷1第4页;以下只注卷数与页码。
⑤ 见《老子》第1章。
⑥ ⑦ ⒂(23) (24) (27) (30) (31) (32) (33) (42) (44) (49) (51) (55) (56) (63) (67) 卷1,第4页,5页,1页,2页,3页,6页,6页,28页,31页,29页,28页,34页,27页,19页,33页,34页,33页,33页。
⑧ ⑾⒀⒁⒃⒄⒅(25) (26) (47) (54) (59) 卷4,第29页,18页,27页,20页,41页,14页,15页,26页,27页。16-17页,13页,11页。
⑨ (22) 卷3,第1页,2页。
⑩ ⑿⒆(21) (37) (43) (46) (50) (53) 卷2,第12页,13页,9页,10页,20页,25-26页,19页,10页,20页。
⒇《南华真经注疏》卷27;《道藏》第28册第22142页。台湾艺文印书馆本,下同.
(28) 《南华真经注疏》卷27;《道藏》第28册第22141页。
(29) 《南华真经注疏》卷6,《道藏》第27册第21706页。
(34) (35) (52) 卷5,第1页,11页,32页。
(36) 《南华真经注疏》卷25,《道藏》第27册第22071页。
(38) 《庄子注》,《道藏》第27册第21653页。
(39) (40) (41) (64) (65) (68) (69) 《南华真经注疏》卷27。
(45) 《梁书·处士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册第741页。
(48) 《抱朴子内篇校释》第332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57) (58) (60) 《南华真经注疏》卷8。
(61) 《南华真经注疏》卷2。
(62) 《弘明集》卷13。
(66) 依《大乘止观法门》卷3讲,性有真实性、依他性、分别性三名,三性皆有染净二分。真实性的染净二分,一是以有垢净之心为真实性,即众生体实事染的本性,二是以无垢净心为真实性,即诸佛的体性净德本实。成玄英主张心性处于“在染不染”的状态,亦即通俗所谓“出于污泥而不染”,这样就有真性的实现,就具有“无垢净心”。
(70) 参见《大正藏》第70卷第391页、403-404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