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话口语几个常用虚词的用法
作者:张一舟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83,(01):-75-8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四川话口语几个常用虚词的用法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四川话口语里有些常用虚词的用法跟普通话不尽相同,某些用法很有特色。弄清这些用法,对于了解四川方言的词汇语法特点,对于四川人学习普通话都有好处。
参考文献
① 参看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56页。
② 本文例句主要采自以下书刊(括号内为简称):沙汀《还乡记》(还)、《淘金记》(淘)、《困兽记》(困),李劼人《死水微澜》(死)、《暴风雨前》(暴)、《大波》(大)、《天魔舞》(天),艾芜《南行记》(南)、《艾芜小说选》(小)、《艾芜中篇小说选》(中)、《艾芜短篇小说选》(短),巴金《秋》,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许),克非《春潮急》(潮),《蜀籁》(籁),《四川文学》(川)。未注明出处的是笔者平时收集的口语中的句子。
③ 杨欣安先生认为四川话“人称代词表复数用‘们’”,“在名词后”“表示复数就加些”(说见《语文》1959年第4期)。实际上,“们”不限于用在“我、你、他”之后。
④ 普通话的“我们”也可用如“我”,但那是表示自谦或使口气委婉。参看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第159页。
⑤ 李劼人《死水微澜》有这样一例:“王刀客把手一拦,刚说了句:‘哥弟们……’”。“哥弟”是表称谓的名词并列,这里又不表示说话一方,而表示听话人一方,一般是不用“们”而用“些”表复数的。这可说是个例外。不过,“哥弟”的说法现在在口语中已不易听到了。
⑥ 有时,名词前有表确定数量的词语,后头也加“些”,如“那两个鬼家伙”、“你两个小东西”,也可说“那两个鬼家伙些”、“你两个小东西些”。数量词前面往往有别的限制词语。
⑦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着,犹值也;遇也。杨万里《风花》诗‘海棠桃李雨中空,更着清明两日风’,更着,犹云更值或更遇也”。《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又作怪!这后生着鬼!”这个“着”也是“遇”的意思,及物动词。
⑧ 参见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第216页。下面关于过_1的说法均引自该书,例句也有引自该书的,不一一注明。
⑨ “过不过+动”的格式不能证明过_3可以单用。因为四川话里动词性(还有形容词性)双音节结构一般都可以用“X(前一音节)不X+后一音节”的格式表疑问,不管该结构是词组或是合成词,甚至单纯词。如“读不读书”、“学不学习”、“慷不慷慨”等。不能因为有“慷不慷慨”的格式,就说“慷”可以单独使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