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论文摘要

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中国“高货币化”成因的再分析——兼论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化的影响

Reanalysis of the Modern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a's High Monetization —Also as a Discussion on Foreign Exchange Reform's Impacts on Monetization

作者:杜江;唐贵萍;唐喻婷;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1,(01):-92-99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货币化比率;现代货币数量论;GARCH模型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苗文龙《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中国"高货币化"成因》一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的基础上,根据货币数量理论,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存在"失踪"货币和"高货币化"的原因,运用GARCH模型再次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外汇储备、银行利率对我国货币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货币化、低通胀并存,即我国存在"失踪"货币,这是由我国高而平稳的经济增长率、低位运行的投资收益率、低位平稳的物价波动等因素造成的,同时,贸易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导致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也使得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加大,提高了货币化水平;我国的货币、产出和物价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汇率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的货币化比率,对抑制"高货币化"具有作用。尽管自2010年7月以来我国出现了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我国仍然存在"失踪"货币的现象。

参考文献

关闭

Copyright © 2020四川大学期刊社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邮编:6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