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的力量——数字化语境中的虚拟实在
The Power of Evolution——Virtual Reality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ization
作者:彭虹;肖尧中;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1,(01):-85-91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虚拟实在;数字化;演化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虚拟实在自创生以来,尤其是在互联网崛起之后,以一种悄然而迅猛的态势演化着,深刻地影响着人、社会以及整个世界。关于虚拟实在的讨论,一直围绕现实与意识、符号与对象、技术与哲学等维度进行。伴随复杂科学研究的进展,以演化的观点审视虚拟实在,厘清原有讨论中的不足,不失为一种辩证的策略性选择。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金吾伦,刘刚,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邬焜.虚拟实在、自然实在与信息世界——与《实在论的最后崩溃》一文的作者讨论几个问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王伟.虚拟实在的哲学研究述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文化之社会传递过程的“基因学”[M].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388.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61-73.
[6]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M].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8.
[7]翟振明.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4.
①克劳德.香农在定义了信息熵的计算公式之后,为了便于信息的物理实现(比如计算机、CD、DVD等),他将计算公式中的对数(log)以2为底(所有的电信号可以方便地实现两种状态的转换与表现),那么计算出来的信息熵就以比特(Bit)为单位。随后,在计算机和通讯领域,比特(Bit)开始为人们所熟悉并应用,大家广泛使用的字节(Byte)、KB、GB等名词都与比特(Bit)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②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吉布森在1984年发表的赛博朋克小说《神经浪游者》中,首次提出了赛博空间的概念。
①上述关于虚拟实在发展历程、哲学溯源的相关材料与观念,参见武汉大学胡小安博士论文《虚拟技术若干哲学问题研究》以及“百度知道”相关词条。
②2004年中山大学哲学系翟振明教授在中山大学哲学文库第九卷(同时在哲学系网站)上发表靶子论文《实在论的最后崩溃———从虚拟实在谈起》,随后掀起了广泛的讨论。
①英文evolu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evolutio,意思是展开,指任何事物的生长、变化或发展,包括恒星的演变,化学的演变,文化的演变或者观念的演变等。在中国,evolution一词由马军武先生经由日文转译为“进化”,一直沿用至今。生物演化常常被定义为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生物演化本身并无任何目的和方向,因此“演化”是比“进化”更为恰当的翻译名称。“演化”在不同学科里的应用有着明确的学科特征,即,沿着不同的学科类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由定量转向了定性,由数理转向了思辨,选择、变异、遗传等核心概念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予以呈现。“演化”在人文社会科学里的应用多是以“进化”出现,且多是以隐喻方式去指涉对象与问题。20世纪70年代,伊.普里戈金提出耗散结构理论,重新赋予“演化”新的内涵;80年代,美国成立专门针对复杂系统研究复杂性科学的圣塔菲(Santa Fe)研究所,通过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交流与探索,力图在经济、社会、网络、生态与环境、生命起源、灵感等各个领域的复杂系统之间找出具有普适意义的规律;整个20世纪,生物学亦在长足的进步中广泛、深刻地完善着“演化观”。这些新的进展使得无机与有机的复杂系统之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泾渭分明,“演化”被复杂系统的自创生、自组织、自适应、涌现、非线性等一系列全新的范畴与机制所充实,亦逐渐继续给予人文社会科学新的视角、观念与方法。
①“第二人生(www.secondlife.com)”诞生于2003年,这是“一个完全由其居民建设和拥有的三维虚拟世界”,并且是一个“充满人群、娱乐、体验和机会的数字大陆”。在此,“居民”们购买虚拟土地,打造虚拟房屋、商店、俱乐部、宫殿、庙宇和海底洞穴,甚至重建古罗马。它以虚拟现实技术所构建的高度拟真体验,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互联网社区和社会性网络的想象。截止2010年12月8日“第二人生”的居民总数(注册用户)21469746人,登陆用户(过去60天的登陆人数)1354041人,在线人数33575人。“第二人生”实时统计数据参见http://islab.org/cn/,2010年12月8日17:50。“Islab易思”网站是美国“第二人生”创建者林登实验室授权的登陆与数据发布网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