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行行为在共犯人分类中的意义
    The Significance of Perpetrating Act in the Joint Offenders' Classification
    作者:邹佳铭;张小霞;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1,(02):-122-127+13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共犯;实行行为;实行犯;分工分类法;作用分类法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共犯人的分类一直存在作用分类法与分工分类法的争执。从罪刑法定原则出发,强调在我国共同犯罪立法中以实行行为为基准确立实行犯概念的必要性,并尝试以实行犯的刑事责任为基准确定其他共犯的处罚,从而建立以单一分工分类法为标准的共犯人分类新体系。
    参考文献
    
- [1]大谷实.日本刑法中正犯与共犯的区别—与中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照[J].王昭武,译.法学评论,2002,(6),38. 
- [2]李洁.中日共犯问题比较研究概说[J].现代法学,2005,(3). 
- [3]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王泰,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53. 
- [4]高明暄.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358. 
- [5]张明楷.教唆犯不是共犯人中的独立种类[J].法学研究,1986,(3),43. 
- [6]张明楷.关于教唆犯的几个问题[J].青年法学,1985,(1),63-64. 
- [7]陈兴良.共同犯罪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76. 
- [8]叶连芳.论实行犯[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