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精神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塑造及意义
The Promotion of Great Love in Public Emergencies and Its Significance
作者:龚平;龚雄亭;王富秋;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1,(03):-128-13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大爱精神;突发性;公共事件
Key words:
基金项目: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研究成果之一(09XZX009)
中文摘要
公共危机时,大爱精神成为举国上下通力合作抗灾救灾的生动写照,成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弘扬大爱精神,是与时代相适应的社会实践,也是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辉.周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4
[2]吴来苏,安云凤.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评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4
[3]王炳林,阚和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宣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蓬勃生机[J].求是杂志,2008,(1).
[4]何仁福.生命的境界:从爱到仁爱——从5.12大地震引发的生命教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0).
[5]叶汝贤.唯物史视野中的“以人为本”——兼与张奎良教授商榷[J].哲学研究,2004,(10).
[6]论语[M].朱熹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6.
[7]郑兴刚,文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几点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