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
Unanimity:Application and Limitations in Criminal Litigious System
作者:黄维智;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7,(01):-139-14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刑事合意;刑事诉讼制度;协商解决潮流
Key words: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037555)
中文摘要
现代刑事诉讼制度面临有效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的司法难题。解决此难题的路径之一就是许可当事人间就证据问题、程序问题、乃至实体问题形成合意,合意在追究犯罪方面更符合刑事诉讼的目的,适应刑事政策的需要,使司法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合意已成为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新清,李蓉.论刑事诉讼中的合意问题———以公诉案件为视野的分析[J].法学家,2003,(3).
[2]康顺兴.刑事诉讼运用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之探讨[J].刑事法杂志43(4)97.
[3]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2.
[4]米尔建.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M].李学军等译,何家弘审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5]张庆方.恢复性司法———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J].刑事法评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
[6]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J].现代法学,2001,(1).
[7]谢佑平等.法理视野中的刑事诉讼效率和期间:及时性原则[J].法律科学,2003,(2).
[8]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395.
[9](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38.
[10]Bayles,Michael D.Principles of Law:A Nnormative Analysis[M].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7:21.
[11]黄朝义.刑事上诉审构造问题[J].东吴大学法律学报,13(1)25.
[12]陈瑞华.公正与效率之间———英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最新发展[J].中外法学,1999,(3).
[13]龙宗智.正义是有代价的[J].政法论坛,2002,(6).
[14]马静华.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J].法律科学,2003,(4).
[15]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M].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9.
[16]孙长永主编.刑事诉讼证据与程序[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418.
[17]韩国刑事诉讼法[M].马相哲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91.
[18]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16.
[19]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213.
[20]李文健.转型时期的刑诉法学及其价值论[J].法学研究,19(4)24.
[21]North,Douglass C.,Institutional Change:A Framework of analysis,Paper presented at the Econmic HistoryWorkshop at Washington University,St.Louis,1994.
①哈耶克对理性的有限性问题作了极为透彻的论述。参见哈耶克《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