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族女性书写中的族群民俗传统
The Tribal Folk Tradition in Taiwan Aboriginal Female Writing
作者:刘秀美;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1,(05):-68-7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台湾原住民族女作家;女性书写;民俗;离散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台湾原住民族作家于1980年代开启了边缘发声的行动,在初始的文化发声期与汉族作家书写的发展历程一致,以"男性"为主流,至1990年代原住民族女作家始加入文化发声的行列。她们在追索自我存在的价值过程中,透过与女性生命历程相关的民俗变貌书写,呈现族人的离散境遇与日渐疏离的传统。
参考文献
①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几经视野的扩大、深化,大致可概括为“它是存在于一个民族共同体中的、反复出现的、代代相传、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既因地域、经济、社会阶级或阶层等的不同而略有或小或大的差异,又因共属于一个民族共同体而在传承上具有民族共同性”。参见钟敬文《民俗学的对象、功能及学习研究方法——在全国第二届民俗学讲习班上的讲话》,载《钟敬文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①女巫(puringau)学习巫术的基本条件首先是其家系祖先中一定有当过女巫之例者,其次是父母经过女巫师的同意以报酬方式向其请求教授当女巫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女巫师则是女巫当中地位最高者,具有传授巫术的资格。参考许功明、柯惠译合著《排湾族古楼村的祭仪与文化》(稻乡出版社,1998年),第31-34页。
②这种规范被称为GaGa,是传统泰雅族社会中生活、信仰与社会体制及权力结构中的最高准则,泛指一切的风俗习惯与信仰,也指所有祖先流传下来的训示。泰雅族人的一生,所有的生命礼俗,从出生、命名、学习狩猎与织布、纹面、结婚、生育子女、一直到死亡,都在GaGa的规范中。参见瓦历斯.诺干、余光弘《泰雅族史篇》(国史馆台湾文献馆,2002年),第7页。
①John Docker,1949 The Poetics of Diaspora(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2001)pp.vii-viii;林镇山《离散.家国.叙述——当代台湾小说论述》(前卫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②莫那能《恢复我们的姓名》,载《美丽的稻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第11页;拓拔斯.塔玛匹玛《最后的猎人》、《夕阳蝉》,载《最后的猎人》(晨星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第72-73、111-132页。
①按照习俗,凡家中有男子参加刺球比赛拿祭杆者,家中需酿妥一种称为Palivak的酒,意即“赔罪用酒”。它的意义是,在祭期内,若与人发生冲突,可持此酒至头目家,请求头目出面调解纠纷,而以此酒赔礼谢罪。参见威朗.马拉赏《山野笛声》第176页。
[1]李元贞.新世纪女性文化的愿景[C]∥百年台湾女性文学版图研讨会论文.台北:淡江大学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室,2001.
[2]张小虹.后现代/女人:权力、欲望与性别表演[M].台北:时报文化企业出版有限公司,1994:183.
[3]刘秀美.台湾原住民女作家作品试论[J].陜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2):75.
[4]李瑞腾.台湾女作家知多少[J].文讯,1998,(149):41-42.
[5]胡台丽.白兹的山林忆往[M]//白兹.牟固那那.亲爱的Ak’i请您不要生气.台北: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iii.
[6]彭瑞金.迎接玉山文学时代的来临——序《黥面》[M]∥霍斯陆曼.伐伐.黥面.台中:晨星出版公司,2001:3.
[7]利格拉乐.阿.谁来穿我织的美丽衣裳[M].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1996.
[8]利格拉乐.阿.身份认同在原住民文学创作中的呈现[M]∥21世纪台湾原住民文学.台北:财团法人台湾原住民文教基金会,1999.
[9]伊苞.达德拉凡.老鹰再见[M].台北: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10]利格拉乐.阿.穆莉淡[M].台北: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11]威朗.马拉赏.笛声之外[M]∥山野笛声.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1:6.
[12]巴苏亚.博伊哲努.原住民族文学的发展:鸟瞰过去到未来[J].台湾文学馆通讯,2009,(22):65.
[13]里慕伊.阿纪.山野笛声[M].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1.
[14]马绍.阿纪.记忆纯真年代[M]∥山野笛声.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1:11.
[15]瓦历斯.诺干.番刀出鞘[M].台北:稻香出版社,2000:150-151.
[16]李有成.绪论:离散与家国想象[M]∥李有成,张锦忠.离散与家国想象:文学与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
[17]利格拉乐.阿.红嘴巴的VuVu[M].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1997:92.
[18]白兹.牟固那那.亲爱的Ak’i请您不要生气[M].台北: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
[19]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番族惯习调查报告书(第四卷)邹族[R].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编译.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2001:111-113.
[20]黄心雅.原乡离散:安缀姿的自我种族志《掷火向阳.掷水朝月》[M]∥李有成,张锦忠.离散与家国想象:文学与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
[21]孙大川.山海世界[M].台北:联合文学出版有限公司,2000:15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