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居民委员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以1949~1956年成都市为个案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rban Residents Committee Institut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P.R.China A Case Study of Chengdu during the Years from 1949 to 1956
作者:高中伟;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1,(05):-54-61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新中国初期;成都市;居民委员会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08CDJ00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城市基层社会的重构研究》
中文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各城市开展了基层管理体制的大规模重建。伴随着传统的城市基层管理制度的废弃,新兴的基层居民组织纷纷出现,经过艰苦探索,最终确定了居民委员会为城市最基层的社会管理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的建立,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为新中国初期城市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守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恢复史[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7.
[2]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卷11[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l.
[3]芜湖人民政府明令: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居民小组[N].文汇报,1949-09-10.
[4]成都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成都市志.民政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5]成都市建立居民委员会工作总结[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85,目录号1,案卷号5.
[6]陈辉,谢世诚.建国初期城市居民委员会研究[J].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1).
[7]成都市第七区合区前半年工作总结报告[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54,目录号1,案卷号22.
[8]成都市居民组织问题[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85,目录号1,案卷号105.
[9]成都市第五区区委会关于五O年工作总结[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54,目录号1,案卷号22.
[10]《楞伽庵户政工作总结》,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85,目录号1,案卷号8.
[11]韩全永.建国初期城市居民组织的发展及启示(之二):政体初定居委会终结保甲制历史[J].社区,2006,(6)上:24.
[12]高民政,郭圣莉.居民自治与城市治理—建国初期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创建[J]政治学研究,2003,(1).
[13]结束居民委员会建立居民小组总结报告[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85,目录号1,案卷号1.
[14]成都市居民组织问题[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85,目录号1,案卷号105.
[15]成都市人民政府第四区区公所检查居委会工作总结[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85,目录号2,案卷号24.
[16]成都市城内四个区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报告[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85,目录号1,案卷号9.
[17]成都市关于城市区整顿基层组织克服五多现象及郊区乡政权建设工作的报告[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85,目录号1,案卷号144.
[18]中共成都市第三区区委会关于街道居民组织检查情况与今后意见的报告[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54,目录号1,案卷号109.
[19]成都市建立居民委员会工作计划[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85,目录号1,案卷号219.
[20]参加成都市望江区同兴与街办事处建立居民委员会试办工作报告[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85,目录号2,案卷号193.
[21]关于订立居民委员会工作制度的意见[Z].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85,目录号2,案卷号19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