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行政权力的属性、异化及其超越
On the Attribute,Alienation and Surpassing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ower
作者:张富;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7,(01):-22-26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公共行政权力;公共性;工具性;异化;超越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公共行政权力兼具公共性与工具性。两种属性之间的冲突,根源于公共行政权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矛盾。就公共行政权力的作用领域而言,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的界限含混不清;就其约束路径来看,“外控”与“内律”的缺失,都决定了公共行政权力异化的可能。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公共行政权力的“公共性”本质,因此有能力超越公共行政权力异化,实现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诺顿.E.朗.权力和行政管理[J].公共行政学评论,1949,(9).
[2]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8.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4]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1.
[5]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567.
[6]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500.
[7]John Gaus.The Frontier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6.
[8]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92.
[9]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J].政治科学季刊,1887,(6).
[10]柏拉图.法律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5
[11]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62.
①麦金太尔的名著《德性之后》,其英文名为“After Virtue”,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认为译为《美德的追寻》更为通达,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参见万俊人:《比照与透析》第382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