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货币政策看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Sino-US Trade Imbala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 Monetary Policy
作者:邓菊秋;龚秀国;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1,(06):-82-89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中美贸易;不平衡;美元政策;出口管制政策
Key words:
基金项目:中美富布莱特项目“On Sino-US Trade Imbalance:A New Perspective”
中文摘要
从美国货币政策与一般均衡角度探讨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首先利用Hechscher-Ohlin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中美贸易格局问题,然后着重考察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和美国货币政策对中美贸易平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近二十年来的宽松货币政策与长期出口管制政策直接导致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利用1994-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分析结果完全支持这种解释。
参考文献
①事实上,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具有50-60%的份额,人民币升值只能暂时遏制中国出口增长的势头;一旦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的价格随着人民币升值而逐步下降,中国出口商也会很快适应因人民币升值而导致的价格下降的情况。此外,王胜、陈继勇、吴宏的研究也发现,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对中美贸易顺差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参见《中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5期。
②目前,美国国内一个流行的说法是,美国现阶段的经济困境是美国消费者过度消费或者借贷消费造成的。这个论断并非完全正确,因为美国消费者始终对利率异常敏感,如果没有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鼎力支持,他们是不可能如此大规模地借贷消费的。
③根据2009年美国统计局美国社区统计,高中毕业及以上文凭占25岁以上人口的85.3%,学士及以上文凭则占27.7%;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美国社会巨大的人力资本投资和重大的教育成就。
[1]王胜,陈继勇,吴宏.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5).
[2]Paul Krugman.Maurice Obstfeld,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ory and policy[M].Tsh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4.
[3]吴宏,刘威.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传递效应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与技术经济,2009,(6).
[4]Reinhart C.K.The Mirage of Floating Exchange Rat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5).
[5]Chang R.,A.Velasco.Exchange Rate Polic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5).
[6]Robert C.Feenstra.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Wage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
[7]US Census Bureau[R].Community Survey,200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