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下西藏本教的起源与发展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Bon Religion from Multi-perspectives
作者:同美;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1,(06):-45-5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多维视角;西藏本教;起源发展
Key words: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1BZJ006);;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0YJA730012);;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一般项目(SC10B003);;
201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优秀科研团队及重大孵化项目(11SZYTH03)的阶段性成果
中文摘要
明确西藏本教的起源与发展,不仅要重视吐蕃王朝或者更晚时期的资料,而且要更加广泛地关注象雄王朝时期的所有资料,包括辛饶米奥切的子孙后代在内的其历代追随者以及相关人物、事件、寺庙、文物、教义、教规等等。只有从多学科、多角度观察分析才能使我们研究的内容更加清晰。
参考文献
①参见江麦(Vjam-me):《漫话后四智者sman-kyi-mkhas-pa-mi-bzivi-skor-rags-tsam-gleng-ba》,《本教法门bon-sgo》1994年总第7期第62-73页。
①吐蕃王朝的第一代国王聂赤赞普生于公元前313年,见东噶洛桑赤列:《东噶藏学大辞典》(藏文),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2216页。
②关于东巴辛饶米奥切的历史著作有《朵兑》、《赛米》、《瑟基》等,其中《朵兑》发现于10世纪,共计1卷21章。《赛米》共计2卷8章,11世纪的著作中有人大量引用了该书内容。《瑟基》12卷,据说14世纪通过神灵口述于罗丹林波(1360-?)其人。
③读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格日”相近。
①其提要译文详见“西藏本教是藏传佛教最典型的代表”,《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2期。
①尼丹贡波系直工噶举派创始人,1143年生于朵康,1171年在现西藏墨竹工卡县境内建直工梯寺,1217年去世,现存其文集五函。详见《智者喜宴》(藏文),巴沃祖拉陈瓦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1341页。
②考古证明西藏文明不可能是孤立的单元的,恰恰相反西藏文明是多元的、是广泛联系的。详见《西藏考古》G.杜齐著,向红茄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①转引自卿希泰:《道教在巴蜀初探》,见《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5期。
[1]夏察.扎西坚赞.西藏本教源流(藏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10.
[2]图官.洛桑却吉尼玛.宗教流派镜史[M].刘立千,译.王沂暖,校.西北民族学院研究室.1980:203.
[3]恰白.次旦平措.格敦群培著作:第一卷(藏文)[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90:4-5.
[4]昂旺.贡噶索南.萨迦世系谱(藏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174.
[5]图齐,卡尔梅桑木丹,等.喜玛拉雅的人与神[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向红笳,译.2005.
[6]曼日丹增朗达大师文集:第四卷(藏文)[M].尼泊尔.31-72.
[7]才让太.冈底斯雍仲本教文献:第一卷(藏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8]姜珠南喀坚赞作品选集(藏文)[M].八宝图出版社,2009:466.
[9]格桑达尔基大师文集(藏文)[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59-56.
[10]强巴赤列.中国的藏医[M].江平,主编.郑堆,等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
[11]禅巴朗卡,等.苯教史料汇编(朵兑)[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0:23.
[12]旁塘目录:声明要领二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60-204.
[13]A Lexicon of zhangzhung and bonpo Terms[Z].Bon studies11,Pasar Tsultrim tenzin changru tritsuk namdak NyimaGatsa Lodroe Rabcal,edited by Yasuhiko nagano Samten G.Karmay.184.
[14]康珠.丹增曲吉尼玛.诗经注释妙音戏海(藏文)[M].拉萨:西藏出版社,1986:538.
[15]禅巴朗卡,等.苯教史料汇编(全传)[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0:228,231.
[16]南喀诺布选集(藏文)[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17]赞拉.阿旺措成论文集(藏文)[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
[18]札东.“本”与“屈”简析[C]∥本教大藏经:甘部.
[19]洛桑却吉尼玛.宗教源流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4:380-383.
[20]夏察.扎西坚赞.西藏本教源流(藏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238.
[21]石泰安.西藏的文明[M].耿昇,译,王尧,审订.北京:中国藏学版社,2006:309.
[22]松潘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松潘县志[M].2007:451.
[23]松潘县志地图[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24]东噶洛桑赤列.东噶藏学大辞典(藏文)[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1762-1763.
[25]南喀诺布.古代象雄与吐蕃史(藏文)[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
[26]同美.论汉文化对西藏本教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6).
[27]霍巍.三星堆与巴蜀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3:272.
[28]同美.西藏本土宗教“本”的语言学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
【关闭】